3月20日 星期五 晴 29摄氏度 浪高3级
今天上午我们的任务是修正马辉老师在水下发现的偏振相机的问题。每次下潜时间很长(最长有9个小时),而且很忙,特别对偏振相机而言,潜器在移动,随处都可能是有价值的“景”,相机需要一直处在最佳工作状态。最简单的办法是扩大视野,把能看到的景最大限度地囊括进来。我们在船上和潜器里做了测试,校正了相机接口处的位置,弄清了相机能够覆盖的范围,并与潜器相机的视野进行比较,明确了两者之间的视野关系。
早晨6点多太阳初升,我们在驾驶室观察海面和天空的偏振特性。阳光被大气散射后,在天顶方向天空光的偏振度特别强,偏振相机看到横贯天空的偏振长虹,即便太阳被云挡住了,也不会改变。某些动物能利用天空光的这个特点实现导航。我们还观察了在天空光照射下的后甲板,看了不同物体的偏振照片。
我们还在阅览室进行了多个实验,模拟随潜器在海底的测量条件。潜器航行时前部大灯(非偏振)肯定会开,可以利用侧面灯偏振光补光,来测量远方物体的偏振性质。中午赶紧处理数据,验证想法。
下午科学例会。中山大学王策老师总结了他的潜次。王老师下潜到3000米以下,主要考察地质方面的内容,获得了一些岩石和沉积物样品。在王老师给出的照片和视频中,我看到了很多海雪和颗粒物;结合此前队友下潜的信息,我发现海雪和颗粒物与深度的关系比我想得复杂,与区位选择和周边环境有很大关系,这对规划我的潜次很重要,有些计划和预期可能要调整。之后,海洋二所的鹿老师介绍了他明天的潜次计划,他关心生物生态、海洋种群迁移等方面的内容。在海山顶部下潜,为的是观察到更多生物群落,采集到更多生物样品。
我开始动手准备潜次计划,明天科学例会我要汇报。这两天,我和谢老师探讨了我的潜次计划;杜老师、李博士和刘老师也分别来找我,希望我的潜次中帮他们采些样品或者搭载他们的仪器。我乐于与他们合作,一方面可以丰富潜次的内容,另一方面我也想探索与海洋科学家合作的途径。这在航次中常见,由于每个人的潜次数量有限(一般一人只有一次),相互之间帮忙可以获得更多、更大范围的收获。
潜次计划是一套完整、周密的计划,有专门的模板和规范,深度、选点、路径、采样、时间点等要合理、可行。制作潜次计划需要多人协同才能完成,我找了数据中心的老师帮忙制作路径图;与多个老师商量采样篮的空间摆布、重量均衡等;明天上午还要与潜航员沟通实施细节、时间节点,使潜次计划可行。潜次计划要在科学例会上汇报,讨论后修正,在晚上行政会议上定稿,第二天下潜实施。
今天晚上我和其他人员一起围观了CTD采水器。盖主任负责操作这个仪器。CTD是测量电导率、温度和深度的集成仪器。采水器有多个卡盖式采水瓶,下放前采水瓶瓶口打开。在水下下放时,控制台由光纤复合缆与CTD实时通信。经过设置,CTD的参数可触发采水瓶瓶口关闭,采集到给定条件下的水样。
今天介绍一下盖主任。盖主任是“探索一号”船科考设备负责人,实验室设备的管理、“深海勇士”下潜回收的吊装、CTD采水、打重力柱等都找他。他高高的个子,四十多岁,工作严谨,业务精湛。自大学轮机专业毕业后,从电气工程师做到当时亚洲最大重型海洋工程吊机船“蓝疆”号的轮机长(俗称“老轨”)。来“探索一号”船之前,他是中海油某公司的机部经理,说起为什么放弃舒适的工作环境和高薪来到“探索一号”,他坦言,希望能为中国载人深潜做点事,被团队朝气蓬勃“想干事”的氛围和融洽关系所吸引。他说现在的工作虽然风险大、事情多,但是他心情愉快、能尽所长,他喜欢这里。(文中的“我们”指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马辉老师和廖然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