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申办成功五周年 竞赛场馆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2020年7月31日是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五周年。五年来,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工作有序推进。记者这两天对冬奥会的三个赛区进行了实地走访。眼下,场馆建设已经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北京赛区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上项目的核心区,将承担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全部冰上项目的比赛。在国家速滑馆记者看到,工人师傅们正在进行紧张的施工工作。

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公室副主任 丁建明:按照我们的总体计划,到今年的年底北京赛区所有的比赛场馆将完工。到了10月份,所有的比赛场馆将进入制冰阶段,随后,运行团队将进驻,到那时候,北京的赛区将全面具备办赛的条件。

延庆赛区是北京冬奥会三个赛区当中建设难度最大的一个赛区,从2017年开工建设,用时三年时间,建起了国内第一条雪车雪橇赛道和第一座符合奥运标准的高山滑雪赛场。

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公室延庆场馆建设处处长 刘利锋:计划今年年底,我们延庆赛区核心区的四大场馆,将全部实现完工全面开展造雪和制冰的工作,明年年初我们将首次承办,系列国际性的冬季体育赛事。

记者从北京冬奥组委了解到,张家口赛区的云顶滑雪公园、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在内的所有比赛场馆,施工进度均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前,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的所有竞赛场馆将完成施工任务。

记者探访冬奥场馆 新技术降低碳排放

北京冬奥会筹办五年来,通过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将低碳环保的理念贯穿到场馆规划、施工和运营的各个阶段。那到底有哪些新技术用到了场馆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王丰:这里是国家速滑馆的核心比赛区域,那么现在场地内正在进行的是保温层的布设工作,那么它的主要作用是双向隔热,首先,是保护地下结构免受上层冰面这个冷气的破坏,其次,也是为了保护上层冰面免受地下层的这个热能的影响。

作为北京冬奥会大道速滑的比赛场地,国家速滑馆的制冰技术采用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制冰技术。同时,场馆对二氧化碳制冷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热还将进行再利用,解决整个场馆对热能的需求。

国家速滑馆制冰工程专项设计负责人 马进:我们的目标是要把冰面的温差控制在0.5℃以内。这样的话会给运动员一个最佳的比赛环境,第二个就是说它本身,是目前最环保的制冷技术它的碳排放趋近于零,再有一个它是节能的技术,和传统的制冰技术相比,能耗能节省20%到30%,折合到我们场馆一年的话可以节省不少于200万度电。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王丰:这里是位于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我身后的这个360度回旋弯道是雪车雪橇中心16个弯道中难度最大的一个。在我的脚下,全球首创的钢木组合结构遮阳棚屋面,已经进入到最后的铺装阶段,它是整个场馆地形气候保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是北京冬奥会雪车、钢架雪车和雪橇项目的比赛地,为了最大限度避免气候因素对赛道的影响,从而降低制冰过程中的能耗,一套结合赛道形状、自然地形和人工地形等因素,研发的地形气候保护系统应运而生。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环保及可持续发展工作组总监 梁德栋:考虑到要设计一个遮阳系统来使我们这个赛道,免受阳光直射,降低我们制冰时的能耗,实际上这是一个节能减排的措施。

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场馆碳排放,北京冬奥组委还专门制定了《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或改造场馆及设施,践行绿色办奥理念。(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王丰陈宝善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