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科考日志:生物箱的“门道”和偏振光下的海参

3月14日 星期六 多云 25摄氏度 浪高2级

早上第一个节目依然是围观潜器下水。“探索一号”的工作风气是:上船之后不分单位,需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潜器的维护、布放和回收都是潜航员团队的工作。这次出海一共有9名潜航员,每次1~2个人下潜,其他人都在围着潜器忙碌。橡皮艇也是下潜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司机是海员,一个蛙人,一个协助,都是潜航员。潜器入水或浮出水面后,蛙人负责跳上潜器,解、绑吊装缆和拖曳缆,风险挺大,要身轻手快才行。

潜器前面的采样篮中摆满各种下潜设备,而安装好这些设备是科学家们的工作。这里面看似简单,但也处处有“门道”。生物箱是采样篮的常客,今天放了两个。

下潜前,生物箱放满水,系有两个浮力块,便于机械手操作。潜器推出前,丁老师都会亲自检查,例如,要看看生物箱箱盖的一角是否被垫起一条小缝。这个操作非常要紧,若生物箱盖严并残留空气,在下潜时,深海高压下可能把生物箱压爆,后果不堪设想;留点小缝可以让海水进入箱内,平衡内外压力。

早上赶到实验室,准备用穆勒显微镜观察昨晚固定的海水浮游生物。眼见一团灰白色的“浓汤”,放在显微镜下面一看,细胞不见了,满眼都是零散的细胞器。问了身边的专家和远在深圳的周进老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学部教师,曾参加中国大洋第26次科学考察——编者注),才得知福尔马林浓度偏低,渗透压把细胞裂解了。下午又打了一桶水,在谢老师实验室做了抽滤富集,放了正确浓度的福尔马林。发现一只仅有细沙粒般大小的浮游动物。

下午的科学例会上,深海所许恒超老师介绍他在A区5号垃圾坑的观察视频和照片。许老师关心的是海底塑料垃圾的分布范围、种类、年份,以及围绕它们的生态群落。而我被镜头前的颗粒物所吸引。在潜器顶流航行时,镜头前面的颗粒大部分是海雪——从海表面浮游生态系统里掉下来的颗粒有机碳,而潜器顺流航行时,以潜器搅起来的海底沉积物为主。询问得知,潜器具有多部相机,并且共享时钟。我想或许可以构建一个三维的颗粒物分布,还要想办法计算颗粒物的数量、通量,利用偏振相机数据对这些颗粒进行分类。丁老师和彭老师理解我这些想法,他们提供了一些海雪的知识。

晚上回收潜器。这次收获挺多,抓到了两只海参。偏振相机错过了前几天的拍照机会,这次可不能再错过啦。海参有一大一小两只。关灯,用自制的偏振光源(电筒)照明,多个偏振态,多个照射角度,偏振相机连续测量。在偏振光的照射下,海参的内部结构清晰可见。仪器很给力,一切顺利。

晚上我们要从A区赶回三亚。ADCP的一个电路板坏了,这是测量海底地形的仪器,为潜器在水下航行提供地图。经联系,会有人将一个新的电路板送到三亚,然后用小艇把东西送上船,之后我们的船掉头继续航行,晚上夜潜。船昼夜航行,这就是“探索一号”的工作风格,不轻易放弃计划内的任何一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