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叶面积指数自动观测网络建成

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该院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近日建设完成国内首个面向卫星应用的叶面积指数自动观测网络,首次实现对全国典型生态环境下叶面积指数的全国范围、长时间持续地面观测。

所谓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地表面积上方植物单面叶面积之和。在田间试验中,叶面积指数是反映植物群体生长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控制着植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植被蒸腾、碳循环、降雨截留等陆面过程,其大小直接与最终产量高低密切相关。同时,叶面积指数也是全球生态研究的重要输入参数,在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据中科院空天院专家介绍,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科学家便开始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全球及区域尺度的叶面积指数产品生产,并取得巨大的进展,但由于缺乏持续的大范围和长时间地面观测,叶面积指数产品真实性验证成为长期困扰科学家的难题。

前不久,在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陆地观测卫星共性应用支撑平台项目的支持下,中科院空天院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开展叶面积指数地面观测网络系统建设工作,该项目自2018年底开始建设,目前已完成15个站点的仪器布设,全部站点仪器运行正常,并经受住了北方极寒、南方高温高湿天气的考验。截至2020年7月,项目已获取有效原始数据共计1200万余条。

来自中科院空天院的消息称,面向卫星应用的叶面积指数地面观测网络系统,弥补了传统地面测量方法在时空分辨率上的不足,其所积累的丰富数据,将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精准农业等领域的科研与实践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