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科考日志:看似荒凉实则热闹的海底世界

3月18日 星期三 晴 29摄氏度 浪高3级

昨晚潜器回收后,我们忙着拍生物样品,调试偏振相机,到晚上12点才回房间。今天下午科学例会,深海所的叶行同学、杜梦然老师和马辉老师分别讲述下潜的经历。

叶行和杜老师从海洋沉积、海洋生态角度分析了视频和照片,展示了看似荒凉实则热闹的水下世界。在海山山顶,可以看到珊瑚、海绵、海参;偶尔看见扁长、扁圆的鱼,它们游泳摆动的曲线十分优美。杜老师特别提起一只“特立独行”的海参,它屡次想逃脱生物箱,从机械手左手挣脱后,又被潜航员用机械手右手抓住,最终被潜航员制服。我关心的海雪和颗粒物也挺多,偏振相机数据是否记录下了它们,待我分析完数据后再说。

马辉老师第一次下潜,他总体的感觉是“没想到”——没想到海底世界那么热闹,没想到潜器操作那么复杂,没想到潜航员那么忙,没想到偏振相机的功能那么有限,没想到陆上设计的事在海底不那么容易做到。马辉老师总结了一条经验——“依靠不依赖”,潜器操作、水声通信、偏振相机、数据备份都如此。同时,马辉老师认为偏振相机需要改进。

今天是谢伟老师的潜次,潜位在中南海山周边。谢伟老师是本航次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海洋古菌生态学专家。谢老师此次带领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的5名科考队员,准备通过载人深潜作业、水文生态调查、重力岩心采集等多学科方法,研究南海中部海山区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为了解和开发海山生态资源提供依据。

海山是自海底隆起的1000米以上、山顶面积比较小且不露出海面的山,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大洋中,是高品质渔业资源的富集区,具有极高的生态研究价值。海山能够与海洋中不同尺度的动力过程产生相互作用,海山区的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和底栖生物在生物量、丰度、多样性等方面往往高于周边的大洋生态系统和海盆生态系统,这一现象称为“海山效应”。

谢伟老师带回不少大生物,用偏振相机给它们拍照给我带来很多乐趣。今天拍摄的海绵很美,直接看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