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 星期一 多云 25摄氏度 浪高4级
昨天是本航次第一次夜潜,今天一早就传来消息:这个潜次东西特别多!
早上6点半,我们就已经到了生物实验室,把偏振相机准备好,等待潜器带回的生物样本。6点50分,潜器准时浮起。这次下潜还是在A区,在永兴岛东南,700多米深的地方,属于麻坑区域,生物量比较丰富。果不其然,第一眼看到采样篮,就发现一个生物箱被撑得满满的。
生物实验室陆续涌进一波接一波的人,带着冷水珊瑚、海胆、海葵、海蛇尾、海星过来,我们一一拍照。其中最神奇的是冷水珊瑚,它受压后会发蓝光,放在盘子里,它会自己上下动。
据说冷水珊瑚在南海200~3000米深处都被发现过,它们与常见的暖水珊瑚不同,主要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以及浅水层沉降下去的有机质为食。目前围绕冷水珊瑚的研究是国内热点,“抢”样本也异常激烈。
下午的科学例会主要介绍今晚夜潜和明天下午潜次的计划、下潜科学目标、路线安排等。深海所叶行老师今晚继续夜潜。明天早晨潜器回收后马上开往下一个潜点,深海所杜老师明天下午下潜,马辉老师也被临时安排在这个潜次。
叶老师和杜老师关心的是深海沉积物、海山岩石以及采样。马辉老师关心的还是我们的偏振方法——利用偏振相机拍摄不同偏振光照明情况下海雪、海底颗粒物、海底宏生物的偏振特性,这主要是为了把偏振方法用于深海科学研究,这就是我们这次出海的目标。
丁老师介绍了冷水珊瑚涉及的重大科学问题,包括气候变迁和生命进化,还讲起八十多岁的汪品先院士曾三次亲自下潜,在南海海底找到冷水珊瑚,通过对冷水珊瑚的研究,分析得出南海古环境变迁史的故事。
丁老师说:“做科研要有好奇心,要带着目标下潜,这是提高下潜质量的一个主要途径。”
丁老师还说:“在同一个地方下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收获,不同背景的人看到的东西也不同。例如,有限的几次有考古专家参与的潜次曾发现很多宋元时期的瓷器;鱼类专家下潜可以抓到不同类型的鱼,甚至能用机械手抓住活鱼。”丁老师讲述的故事生动有趣,又发人深省。
今天清晨潜器回收后,整整一个白天,“探索一号”都在以最快速度奔向下一个站位。晕船是今天白天的主要节奏,下午科学例会时,明显感觉船在大幅晃动。今晚目的地是C区,晚上9点到C区,晚上9点50分准时下潜。
为了明天偏振测量能顺利进行,我们今晚给某个灯装上了偏振片,它将发出偏振光,测试固定、散热的效果,明天早上潜器回收时便可见分晓。(注:文中的“我们”指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马辉老师和廖然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