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孔子家语》记载:鲁哀公问孔子,大夫们都劝我,要大力提倡尊重老年人,这是否可行?孔子回答说,君王,您果真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从此以后普天之下的百姓都要仰赖您的无量功德了,哪里仅仅是鲁国受益呢?哀公说,为何这么说呢?孔子说,在过去,有虞氏尊有德行的人为贵,而同时特别尊重老年人;夏后氏尊有爵位的人为贵,也同时格外尊重老年人;殷商人尊世禄之家为贵,同样尤其尊重老年人;周朝人尊孝敬父母的人为贵,仍是对老年人特别尊重。虞、夏、殷、周,是天下的盛世王朝,那时没有遗弃老年人的。老年人受到天下人的恭敬已经很久了,仅次于侍奉自己的父母。因此,在朝廷上爵位相同时以年长者为尊;70岁以上的长者拄着拐杖到朝廷,国君询问事情就要为他安置座位;80岁以上便不在朝廷为官了,国君咨询国事要亲自到他家里请教,于是敬老之风就扩展到整个朝廷;走路时不敢与年长者并肩而行,不是错后行走就是跟随在身后(跟父辈走则随后而行,跟兄长走则错行于侧);在路上遇到老年人,则不论乘车还是骑马,包括侍从人员都要避让,头发斑白的老年人,自己不挑担子上路行走而由年轻人代劳,于是敬长之风就延伸到道路之上了;在乡里提倡敬老,老年人就不会缺衣少食,强壮者不侵犯弱小者,人多势众者不欺负人少势弱者,于是敬长之风就扩展到州郡街巷了。哀公听后赞叹说:这真是太好了!
可见,国家提倡长幼有序,尊敬老者,社会就不会出现“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等乱象。正是为了避免天下大乱,圣人才制定礼仪,从上至下,培养人的敬老意识。
《礼记·祭义》中记载:虞、夏、商、周时,天下最伟大的帝王,都没有忽略过对老年人的尊敬。因此当天子巡行视察时,诸侯率领众人在自己的边境上迎候,并等待接见。天子到达后,却首先询问该诸侯国的国君年满百岁老人的住所,并亲自前往探望。这是天子从自身做起,引导人们尊敬老年人。
《礼记·乡饮酒义》展现了在党正(古时每五百家为一党,党正掌管一党之中的道德教化和祭祀活动)所举行的乡饮酒礼上,尊老精神是如何通过仪礼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乡饮酒之礼,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悌。”在乡饮酒礼上,60岁的坐于席上,50岁的则须站在一旁陪侍,听从差遣,以此来表明对长者的尊敬。60岁的面前陈设三豆食物(豆是一种盛食物的器具,类似高脚盘),70岁的陈设四豆,80岁的陈设五豆,90岁的陈六豆。豆象征着对长者的供养,长者年龄愈大,所获得的食物供养也就愈多。可见,在乡饮酒礼中,处处透露出按照年龄长幼所形成的秩序,以此向当地参加这种礼仪活动的百姓,传达出养老、尊老的道德观念,而这种养老、尊老风气的形成,也是为了长养百姓孝悌的德行。试想,一个人连陌生老人都能够尊敬,对自己的父母长辈又怎能不尊敬呢?
但是,古人为什么不通过讲道理的方式对乡人进行孝悌的道德教育呢?《乡饮酒义》中有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阐释:“君子之所谓孝者,非家至而日见之也;合诸乡射,教之乡饮酒之礼,而孝弟之行立矣。”君子所说的孝,不是通过挨家挨户讲道理的方式加以教导,而是集合百姓观看乡射礼,通过乡饮酒礼来教导长幼有序。这样,百姓自然而然就会懂得如何行孝悌。事实上,百姓也许根本不懂得多少有关孝悌的深刻道理。但是在既庄重又亲切的宴饮上,从宾客的身份,到宴会上宾客不同的角色,再到根据年齿所受待遇的不同,都鲜明直观地让在场百姓感受到一种尊老敬老的气氛,使百姓心中对老者的尊重之情油然而生。
我国古人对于尊老敬老的风尚非常重视,甚至通过乡饮酒礼等具体礼仪规定下来。提倡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之所以重要,还是因为老人都是曾经为国家社稷作过贡献的人。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所以提倡尊老敬老,也就是提倡不忘本、知恩报恩、饮水思源的社会风尚。
原标题:古人为什么提倡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