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线,又称川藏公路,东起四川省会成都市,西止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由318国道、317国道、214国道、109国道的部分路段组成,是连通成都与拉萨之间汽车通行的第一条公路。其分为南北线,南线全长2146公里,北线全长2412公里。当年川藏线艰难的修建中,那些桥梁的建设故事至今令人难忘。
空话建不成大桥
一个筑路者只要一心一意修桥铺路,那么这个世界就不会有断桥绝路。一切苦难、挫折都会通过桥梁抵达彼岸。起重工吴春涛曾经对徒弟反复说过一句话:“空话建不成大桥。”
20世纪50年代,四川省交通厅选评交通系统第一代“八大起重工装吊工”,就有魏延仁、吴春涛、李荣发、宋再生、郑子和、廖金山等人。
吴春涛1961年从川交一处调川交二处机运队、桥工二队做起重、修理等工作。他的人生辉煌点不仅仅是建设川藏公路八大桥,更有惊人之举。
他热情耐心地培养彭正常、李治坤、曾德成、李必洛、彭学云等十多名青年学工,训练他们掌握了起重吊装拖拉等基本操作技能,后来这些徒弟都成为架桥中的骨干。2018年1月,峨眉电影制片厂导演苗月等人还专程采访吴春涛的徒弟彭学云、彭正常等关于起重、潜水等架桥施工工艺流程。
他在完成本单位架桥任务中,还支援青白江桥、安福桥等的起重吊装拖拉作业,颇受员工们的爱戴和尊重。
1975年,四川化工厂从日本引进大型氨合成塔(350吨)等设备,当时没有大型运输、吊装设备,由四川省交通厅原副厅长赵理等主持造出载重450吨平板车并组织有经验的起重工用卷扬机、扒杆等工具吊装。吴春涛被选中参加全程吊装,顺利完成任务,受到原四川省化工厅和四川化工厂的赞扬,实为惊人之举。该项目获国家科技成果奖,赵理进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表彰。(2011年10月12日《史志通讯》第18期)
1994年6月18日,吴春涛走完了他坚实、勤勉的一生,享年85岁。
大渡河悬索桥
大渡河上知名度最高的,无疑是清代修建的泸定铁索桥。但是距泸定桥上游900米处,有一座钢结构悬索桥,却鲜为人知。
遥想当年,解放军第18军“一面进军,一面建设”,在修筑川藏公路的同时,修建了川藏公路大渡河第一座钢结构悬索桥。大桥于1951年6月建成通车,为解放西藏、巩固西南边陲作出了巨大贡献。2019年,川藏公路大渡河悬索桥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在泸定城内看不到那座桥,因为桥早就禁止通行,只有在大渡河对面才看得到全貌。悬索桥的东岸立有一块汉白玉石碑,正面刻有“四川省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渡河桥,泸定县人民政府2007年6月1日”字样,背面是建桥的简要文字说明。桥头用铁栏封闭,只能看见锈迹斑斑的钢架和钢缆。桥头两侧是砖砌栏杆,每柱之间有建桥工具的浮雕,如扳手、夹钳、斧头等,色泽和装饰花纹依旧如昨。两座岗亭旁是27根钢索牵引的重力式锚锭,外面用青砖砌筑,酷似两座守护大桥的碉楼。在肃穆的气场中,让人强烈地呼吸到那个年代的气息。
东岸门式索塔横梁上书“大渡河桥”,由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题写。索塔两侧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题写的楹联:“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西桥头正面竖有三道屏墙,左为18军军长张国华、政委谭冠三撰写的碑文,中间是毛泽东《七律·长征》,右边为西南军区支援司令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建桥碑记。桥西门式索塔两侧有西康省政府主席廖志高题写的楹联。
在桥西的正对面崖壁墙上,由西南军区支援司令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题撰的“大渡河桥碑记”,阴刻的文字清晰可辨:
一九三五年,中国工农红军在千难万险的长征途中,曾在这浪涛澎湃的大渡河上,遗留着勇士们的英雄史迹,永远为全国人民所敬仰而缅怀的。一九五〇年紧接着大西南解放事业以后,为了彻底完成解放西藏、巩固边防的任务,我们又踏上了红军光荣的圣迹。在“一面进军、一面建设”的号召下,由西南交通部负责修建钢索悬桥于大渡河上,既确保西陲交通之永畅,又巩固了我们的国防。爰于一九五〇年七月筹划并设计,十一月正式兴工。由于民工、兵工、技术人员等发扬了他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竭尽智虑,终于克服一切困难,在一九五一年五月底胜利完成辉煌建桥任务。如此不仅使边陲交通称便,且对康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之长期建设有莫大裨益,更充分标志着劳动人民对建设祖国边疆之胜利信心。兹谨为文镌碑,以示永矢勿谖。
大渡桥横铁索寒
大渡河古称沫水、泸水、金川河等,自古以来就是四川通往康巴、西藏的天险。大渡河发源于青海果洛山南麓,它充满了桀骜不驯的高原野性,穿过雪山草原,劈开高山峡谷,一路波涛汹涌,势不可当。两岸高山峡谷,河道陡峻,险滩密布,风急浪大,水寒彻骨,历来被进入康藏的商旅视为畏途。
大渡河由北向南,在泸定县冷竹关汇入康定河后,纵贯泸定全境,地理学上将泸定作为大渡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线。泸定县城位于大渡河峡谷,两岸是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雪岭。自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后,泸定就成为东至雅安、西通康藏、北到丹巴、南达石棉的交通要道,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石达开兵败大渡河,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这些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都发生在泸定与石棉之间的大渡河上。
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西炉之役”后,苦于大渡河渡口不能行舟船,行人攀索悬渡,十分艰险,四川巡抚能泰在安乐坝择定地址,拟“仿铁索桥规制,建桥以便行旅”。经朝廷批准,天全土司奉旨造桥。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泸定桥建成,康熙取“泸水平定”之意,赐名为“泸定桥”。从此泸定桥就成为连接藏汉交通的纽带,茶马古道的走向也因此发生了重大变化,大路经化林坪后,不再走沈村渡口,转道兴隆溯大渡河北上,经冷碛、泸定,过铁索桥后,走咱里、烹坝、头道水至康定。至此,泸定桥成为川康往来交通之主道。
民国时期,时任西康省主席刘文辉着手修建从雅安经天全越二郎山至泸定、康定的川康公路,1938年5月开工至1940年2月底完工。由于二郎山的险峻和大渡河的阻隔,川康公路的通行能力仍然极为受限。1938年,著名历史学家、四川大学教授任乃强考察川边,在《民国川边游踪之〈泸定考察记〉》中写道:“他日川康、康滇两公路会合于此,另建钢桥以代索桥,可使汽车驰达两岸,桥成后,此地将成新西康省之交通中心。加以气候温和,物产颇丰,生活比较廉便。他日市场繁荣,预卜要炉城之上。”任乃强期待的“钢桥”始终是泡影,大渡河依然是汽车不能逾越的“天险”。(冯荣光《川藏公路大渡河第一悬索桥》)
1950年6月,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在泸定大渡河上修建一座永久性桥梁,并限期次年洪期前完成建桥任务。鉴于水文、地质、设备和工期等限制,由西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负责修建钢索吊桥,即悬索桥。这是川藏公路泸定大渡河上兴建的第一座现代悬索桥。
1950年7月交通部开始筹划和桥梁选址、设计、施工准备。选址定在县城城北桥头上村,距离泸定桥上游900米处。这里河面宽130米,水势比较平缓,康定岸为岩石,泸定岸为冲积层,便于架桥。悬索桥由西南公路工程局负责设计,雅甘工程处泸定大渡河桥工所组织施工。1950年9月1日,桥工所施工人员到达现场,施工队伍有常工班、18军工兵11团、从重庆招聘的重工和铆焊等技术工10余名,进场做施工准备。民工则由泸定县农民协会组织,担负材料、石灰等运输工作,并从中挑选出身体强壮者75人,作为建桥的主要力量,还有一部分临时工,担负砂石备料等辅助工作。11月中旬正式开工,次年5月31日竣工。
东西两岸门式索塔高16米,桥长132米,桥面宽4.5米。钢索是由27根直径约3厘米的钢丝组合成的主索,分布在索塔左右两侧,中间分别由45根钢制吊杆将桥身悬吊在大渡河上,桥身由无数钢架铆焊而成,钢架上铺0.5米见方的方墩枕木,枕木上再铺“人”字形拼木。桥上可通行一辆卡车,最高载重量为15吨。
该桥总投资147.5104万元,实际支出占预算数的86.2%。吊桥建成后,于1952年6月及1955年4月经受了2次7级左右的地震,可以照常通车。1970年在上游修建了双车道的双曲拱桥后,吊桥就封闭备用。
桥梁专家、时任第二施工局施工支队二桥队队长的黄渭泉撰文提到:“解放初期,急于要改变旧中国的落后面貌,一切建设都具有百年大计的趋向,川藏公路桥梁工程也不例外。故一般均采用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等永久性材料建桥,几乎放弃了木结构桥梁。这说明当时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是不足的。在以后几年中,经过苏联专家的帮助和启发,为了争时间、抢速度,就地取材,推广苏联经验大量地采用了木结构桥梁,跨径自10米一直做到40米。其中主要的有跨径为25、35、40米的钉板梁10米以内的莱华式简支梁33米戛乌式桁架;18、19、20、25米的八字撑托梁等。因而加速了川藏公路工程的进度。”(《纪念川藏青藏公路通车三十周年文献集》第二卷“筑路篇”【下】,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