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出北郭门,马樊2不肯驰。下车步踟蹰3,仰折枯杨枝。
\n\n
顾4闻丘林中,噭噭5有悲啼。借问啼者出:“何为乃如斯6?”
\n\n
“亲母舍我殁7,后母憎孤儿。饥寒无衣食,举动鞭捶8施。
\n\n
骨消肌肉尽,体若枯树皮。藏我空室中,父还不能知。
\n\n
上冢9察故处10,存11亡12永别离。亲母何可见,泪下声正嘶13。
\n\n
弃我于此间,穷厄14岂有赀15?”传告后代人,以此16为明规17。
\n\n
\n\n
注释:
\n\n
1.驾出北郭门行:乐府曲调名,可能是阮瑀自创,《乐府诗集》收录本诗于《杂曲歌辞》。驾,车驾。郭,外城。北郭门,北城门。(题注,省略角标)
\n\n
2.樊:关鸟兽的笼子。引申为止而不前。
\n\n
3.踟蹰:亦作“踟躇”,徘徊不进。
\n\n
4.顾:乃,却。
\n\n
5.噭噭:悲哭声。
\n\n
6.斯:此,这样。如斯,如此。这句是诗人对孤儿的问话。
\n\n
7.殁:死亡。以下十四句是孤儿的答话。
\n\n
8.鞭捶:鞭子。捶,通“箠”。鞭捶施,用鞭子抽打。
\n\n
9.冢:坟墓。这里指孤儿亲母之坟。
\n\n
10.故处:指孤儿亲母所葬之地。
\n\n
11.存:指活着的孤儿。
\n\n
12.亡:指死去的母亲。
\n\n
13.嘶:声音嘶哑。
\n\n
14.穷厄:穷困。
\n\n
15.赀:计量。岂有赀,岂可计量。意即不可计量,没有尽头。
\n\n
16.此:这,指孤儿的遭遇。
\n\n
17.明规:明确的规劝。规,规劝,劝谏。
\n\n
\n\n
赏析:
\n\n
后母虐待孤儿是封建社会非常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本诗通过一个孤儿的哭诉,揭露了这一社会现象,揭开了遮蔽在封建社会家庭伦理关系上的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还了它冷酷的真实,表达了诗人对孤儿的同情。诗以作者亲见亲闻的事实为题材,以互为问答为形式,使读者如历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诗旨与汉乐府《孤儿行》同,语言质直酸楚,与《孤儿行》具有同样的感染力。全诗叙事完整,层次清晰,语言质朴,明显见出汉乐府民歌的影响。
\n\n
\n\n
参考:
\n\n
褚斌杰主编,《中国历代诗词精品鉴赏(上册)》,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21-322页。
\n\n\n\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