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拉(萨)林(芝)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西藏由此进入电气化铁路时代。中国中铁负责拉林铁路全线勘察设计及全线电气化施工,所属十多家单位承担全线多个关键控制性工程。
作为青藏铁路建设的主力军,中国中铁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建成了举世瞩目的雪域天路,创造了世界施工领域的奇迹。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2014年底,新时代的中国中铁人接过前辈的旗帜,再次征战高原,开启了拉林铁路的建设大幕。此后,数万中国中铁建设者继承和发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在雪域高原鏖战数载,为西藏人民再添一条钢铁大动脉!
选线凝匠心
拉林铁路位于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沿线山高谷深,相对高差达2500米,线路85%行走于海拔3000米以上。线路沿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前行,区域内构造发育,内动力地质作用强烈,浅表地貌改造频繁,表生地质作用强烈,因此线路所经区域地质极为复杂。
为了能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选出好的线路,中国中铁设计团队的足迹遍布了拉林铁路沿线,并探索性地采用“空、天、地”一体化综合勘察技术,查明了沿线灾害类型、分布情况及对铁路工程的影响,对千米级危岩落石、高位泥石流、雅鲁藏布江河谷风积沙等国内罕见不良地质,采取合理可行的工程措施,有效降低了工程风险,桑加大峡谷无人区、高海拔山峰等也一一探查清楚,最终在西藏建设成了一条高桥长隧的壮丽铁路线。
电气化时代
拉林铁路是西藏高原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也是集高海拔、强震、峡谷风、强雷暴、强紫外线、高地热以及极端温度等多种恶劣环境条件于一体,属于目前国内外最高海拔、最复杂艰险的电气化铁路。
中国中铁积极推行“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和“三绝不”理念,创新研发了刚性吊弦加工平台、倒装式腕臂预配平台、支柱组立自动脱钩装置、隧道内移动式作业平台车、公路铁路两用作业平台车等多项新装备助力施工。同时采用恒张力放线车架设接触线,使用BIM技术指导牵引变电所敷设线缆,提升了拉林铁路电气化建设质量。
环保有妙招
拉林铁路沿线处于高原高寒地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设计施工高度重视生态环保,积极开展生态恢复科学研究,成功打造了高原铁路绿色长廊。
中国中铁设计团队秉承环保选线理念,合理绕避沿线环境敏感区域。针对拉林铁路生态脆弱特点,因地制宜采用高原乡土植物种类及配置方式,科学绿化,大大提高生态恢复成果的存活率、保存率,构建了高原铁路人工再造植被重建关键技术。
中国中铁承建的拜珍特大桥横穿西藏桑日县天然防护林,且常年有珍稀动物活动其中。为减少施工对天然防护林的影响,项目部将原计划6米宽的临时便道优化为3.5米,有效节约了临时用地量和临时林木移栽量;为防止野生动物误入施工区域造成伤害,项目部每隔100米设置一条野生动物通道,保障了野生动物能够穿过施工区域到河边饮水、栖息繁衍。
拉林铁路通车后,将有效改善沿线地区居民的出行条件,拉萨至林芝的出行时间由原来公路的5小时缩短至3小时,山南至林芝的出行时间由原来的6小时缩短至2小时。同时,拉林铁路对促进沿线国土资源开发,增强交通运输保障能力,助推旅游业再攀新高,带动西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西藏人民生活水平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巍巍青藏高原,皑皑雪山圣土。
站在历史新起点上,中国中铁人将与300余万高原儿女一道同心奋斗、攻坚克难,继续建设好川藏铁路雅林段等重大工程,为加快推进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中铁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