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浙江省温州市公用集团珊溪水力集控中心顺利通过国网浙江省市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组织的专业验收,正式投运,这标志着温州“大水缸”工程正式进入“智能一体化”管理新阶段。
在该项目的集控中心大厅内,珊溪水利枢纽工程的实时数据正显示在大屏幕上,工作人员正坐在一排排电脑前,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相关作业。这个充满高科技感的集控中心,可远程调度控制指挥珊溪水利枢纽工程,堪称温州“大水缸”工程的“智慧大脑”。
科学调度管理
顺利完成停水检修
据珊溪水力集控中心主任何宏斌介绍,实现水电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已成为未来水电行业的发展趋势。
珊溪水利枢纽工程智能水电综合项目(一期)项目以集控中心建设为基础,依托于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了对公司电站、渠系的远程集中控制,同时通过流域水情测报系统及高精度的水文预报模型和科学的优化调度模型,对水利枢纽的整体调度和发电过程进行有效优化控制,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该项目于2020年年底完工,并进入试运行阶段。今年5月,赵山渡引水渠系开展停水施工检修,这是赵山渡引水渠系工程自2001年度投入运行以来,近20年开展的第6次大规模停水检修,也是集控中心试运行以来,迎来的首次检修。
停水检修工作于5月20日零点开始,当日19点恢复供水,停水19个小时,提前完成了检修,打破了历史上停水检修的最短时间纪录。“这是集控中心试运行以来的一次‘大考’,最终交出了一张高分成绩单。”何宏斌表示。
“新的系统进行了一次大升级,即使远在市区,也能通过众多遥感摄像头,了解远在瑞安的渠系情况,通过精密计算,对渠系水流量进行合理调配。同时,还增加了限位警报功能,可实时观测水位流量曲线变化,动态跟踪数据,对超出警戒水位的情况及时进行警报处理。”珊溪水力集控中心水调计划科值长赵展达表示,正是智能化的管理,才赢来了这次停水检修“加速度”。
“两票”标准化管理
让任务有了“操作指南”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以设备管理为核心,建立了运行管理、检修试验管理、技改大修管理、生产计划管理、设备缺陷管理等业务管理流程,实现生产运行业务的全过程管理和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使企业信息化、标准化、知识化有机融合。
集控中心运行科负责人李国兴介绍,运行管理中的操作票和工作票管理制度,让整个系统运转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就像一份‘操作指南’,工作人员可根据票单上的任务步骤,一步步完成操作,逐项执行完成之后打钩上传。同时,票单上注明了时间节点、设备、操作人、负责人、审核人、监护人等,方便问题溯源和权责明晰。”
而系统的缺陷管理功能,则让工作人员将平时巡检中碰到的问题,及时上传云端进行分类处理,这既为下一次大检修提供依据,也打破不同体系间的信息壁垒,避免检修时重复作业。
“原先的管理比较分散,现在通过集中管理,实现对各生产单位的远程集中控制和优化调度,有效提高业务效率,最终实现珊溪水利枢纽‘远程集中管控,现地少人值守’的管控目标。”何宏斌称,下一步,项目还将引入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辅助决策系统、经济调度系统等高级应用系统,让温州“大水缸”的“大脑”更加智慧,助力温州“五城五高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