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滑雪大跳台巧妙实现“一台两用”

冰雪运动在我国呈现出勃勃生机,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正在走向现实,而赛后场馆服务更是为大众参与冰雪运动提供硬件和技术支撑。

其中,高校设计团队承担着冬奥场馆和配套设施建设多项重大任务,发挥着重要力量。

近日,记者跟随清华大学的设计团队一起走进了北京赛区唯一的雪上比赛场馆——首钢滑雪大跳台。

它选址于举世瞩目的首钢工业遗址公园,通过单板大跳台这项青年人气极高的运动创造新的城市活力点,在冬奥历史上第一次实现竞赛场馆与工业遗产再利用、城市更新的完美结合。

记者:在首钢老工业园区群明湖畔,冷却塔旁,坐落着一座滑雪大跳台,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单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的比赛场馆,届时这里将产生四枚金牌。从这里望过去,大跳台既像一条优美流畅的飞天飘带,又像一只巨大剔透的水晶鞋,拥有着满满的设计感。

这座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团队主持设计的首钢滑雪大跳台,巧妙地融入了敦煌壁画“飞天”元素,是冬奥史上第一座与工业旧址结合再利用的竞赛场馆。2022年北京冬奥会比赛时,运动员将从“鞋跟”最高处的助滑区出发,到48米高的起跳区腾空,在空中完成空翻、回转等技术动作。跟随清华大学设计团队,记者登上了这座高60米的大跳台的顶部。群明湖、三高炉、四高炉、料仓、制氧厂房,首钢老工业园区的大片区域尽收眼底,实现着工业遗产和现代文明之间的对话。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张利:世界杯和世界锦标赛的跳台,一般都是用脚手架的方式在城市广场里头搭成临时的,搭完了就撤退,首钢滑雪大跳台是世界上第一个永久的单板大跳台。

张利说,既然是世界上第一个永久保留的滑雪大跳台,就不能仅仅局限于给运动员使用,还要实现“一虾两吃、一台两用”。单板滑雪大跳台与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两项比赛的赛道,本来是不兼容的,那么如何让其实现兼容呢?张利笑称,这是“一扎啤酒引发的创新”。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张利:在首钢做了很多设计的一位“北京通”的比利时建筑师建议把管理这两项比赛的人叫一块,一位叫乔,一位叫大卫,两个人叫到一起之后,他们开始觉得不可行,但坐在北京的院里喝啤酒,后来他们发现可以在第一个永久滑雪大跳台上试一试。

首钢滑雪大跳台将跳台竞赛剖面曲线与敦煌“飞天”飘带形象相契合所产生的钢结构设计,为竞赛剖面变化预留了可能性。结合现实需求,清华大学设计团队利用模块拼装,在大跳台的斜台区,用大约1100个模块搭“积木”,使赛道曲面发生改变。而且,按照目前的转换需求,完成搭建的全部造价约200万元。每次需要更换的节点和模块数量约为成本的5%,不大于20万元,远低于新建赛道超千万元的投资,这正践行了“绿色办奥”“节俭办赛”的理念。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张利:看飘带凹的部分,基本上从绿色部分的最后到红色部分的开始。空中技巧是一个直线,现在的滑雪大跳台是曲线,等于把肚子这一块用一个平板的东西做上。48小时之内就可以把赛道转化成空中技巧的赛道。一台两用,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次。

在同一赛道上进行单板滑雪大跳台与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两项比赛,这是让国际雪联都啧啧称奇的一个浪漫设想,代表了此项冬季竞技体育领域的最新水平。同时,大跳台的设计与周边工业遗产再利用紧密结合,除跳台本体以外,赛事的配套设施全部来自首钢冷却塔区域的工业遗产改造,实现对首钢工业记忆的延续和对北京城西独特城市风貌的保护,从建设与使用各方面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薛晨 李峻 刘鹏 刘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