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1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2。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3换旧符。
注释:
1.爆竹:岁日爆竹于庭。世传庭燎之礼,非也。《神异记》云:“西方山中,有人长丈余。人见之,即病寒热。名曰山臊。以火着竹中,爗烞(yè pò)有声。则惊遁远去。熚音畢,烞音朴。”
2.屠苏:《四时纂要》:“屠苏,孙思邈所居庵名。一云,以其能辟魅,故云。屠,割也。苏,腐也。今医方集众药为之。除夕,以浸酒,悬于井中。元日取之。自少至长,东面而饮。取其渣,以绛囊盛挂于门桁(héng)之上。主辟瘟疫。”陈陶《朝元引》云:“万宇灵祥拥帝居,东华元老荐屠苏”。
3.新桃:以桃符板为新桃旧桃,盖北方语。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春节来临,千家万户燃放鞭炮、畅饮美酒、更换桃符的热烈喜庆的景象。诗人选取了最富表现力的几个细节加以提炼升华,从而将情与景、理与景巧妙地熔于一炉,形成了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爆竹”之刚劲,“春风”之柔和,正合于除旧迎新、驱寒送暖之情势,故而成为一种象征。
参考:
1.文渊阁四库全书,王荆公诗注,第1106册,0299d页,(宋)李壁注。
2.《诗词名句手册》,陈洪,乔以钢主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07,第5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