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场馆“冰立方”处处都是高科技

“水冰转换”后的完美冰面、能显示冰壶运行轨迹的大屏幕、“巡逻”全场的防疫机器人……在“相约北京”昆泰2021年世界轮椅冰壶锦标赛的首个比赛日,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场馆内无论“面子”还是“里子”,处处都是抓人眼球的高科技。

“水冰转换”效果堪称完美

“水冰转换”绝对是“冰立方”这座全球唯一一座“双奥场馆”的最大科技亮点。为严格按照冬奥会标准举办此次测试赛,场馆团队依靠可转换结构体系以及可拆装制冰系统等技术,再一次高水准、高效率地完成了“水立方”向“冰立方”的华丽“变身”。

国家游泳中心场馆运行团队后勤副主任、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杨奇勇介绍说,本次“水冰转换”从10月初开启,“这是场馆第三次完整地实现‘水冰转换’,尽管10月初北京多雨,气候条件不利于制冰,但全体工作人员在两名外籍制冰师汉克和马克的带领下团结一致,成功地制出了一块奥运会、世锦赛级别的完美冰面,标志着我们‘水冰转换’技术趋于成熟。”杨奇勇表示,两名外籍制冰师对场地环境、水质、空调、照明等有可能对冰面产生影响的客观条件关注得极其全面、细致,最终带领团队完美地完成了工作。

杨奇勇说,目前“冰立方”的冰面温度为零下6.5摄氏度,场地湿度为35%,雾点为零下1摄氏度,“这意味着场馆不会结霜,不会因此影响冰面。”另据了解,完成本次“水冰转换”后,“冰立方”将不再进行场地转换,静待北京冬奥会的到来。

新建大屏提升观赛体验

与今年4月的测试活动相比,“冰立方”赛场上最“打眼”的就是场馆东面新立起来的那一面大屏幕。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面170平方米的“巨幕”不仅以真实尺寸展现出4个大本营的实时画面,还会在运动员每次完成投掷后,实时显示冰壶的运行轨迹。

“这就是场馆团队正在测试和完善的‘冰壶运行轨迹捕捉’技术,这一创新应用具有提升观赛体验、辅助运动员观察和判断等诸多作用。”杨奇勇介绍说,展现出冰壶的运行轨迹,能更具体地让观众理解冰壶运动的规律,“冰壶的英文名称也有‘曲线’的意思,所有冰壶的运行都是曲线。观众可以通过这个屏幕,了解每支队伍的战术布局,更好地理解比赛、增加观赛乐趣。”

除了提升观赛体验,这一全新技术也能服务于教练员与运动员。杨奇勇说,在对冰壶运行轨迹进行捕捉后,相关数据会进行收集归纳,建立数据库,“冰壶运行的规律是世界级难题,得到了这些数据,也能解答我们自己的一些困惑,理解冰壶的运行。未来也可以把这些数据分析提供给教练员,让他们更好地指导队员。”

智能设备助力防疫效率

防疫工作是本次轮椅冰壶世锦赛期间“冰立方”场馆团队的重点工作,在这方面,各种新设备、新技术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在“冰立方”场馆的大厅内,记者被两台“行走”的机器人吸引——其中一台可以测量面前人员的体温情况,另一台则在进行消毒试剂的喷洒工作。此外,5G送餐机器人也在场馆内忙碌。

此次轮椅冰壶世锦赛期间,“冰立方”被分为内、外两个闭环。为了让重要文件等物品在两个闭环间安全、高效地传递,场馆团队在场馆“缓冲区”内引入了两台智能消毒柜。国家游泳中心场馆运行团队技术经理吴婧说:“这一设备以前主要是解决海关进出口货物的免疫需要。如果这次在应用中效果很好,我们会考虑在北京冬奥会期间继续使用。”(记者赵晓松 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