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需科学知识更需科学精神

两会期间,提升防控能力、防止疫情反弹,进一步推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成为焦点。回顾过去的半年,疫情中,我们看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看到了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斗争精神;看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慷慨捐助、火速驰援的深厚情怀;更看到了党中央迅速部署,全国一盘棋的运筹帷幄。在所有这些抗击疫情的合力中,有一个最不能缺席的因素,那就是“科学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科技支撑战胜疫情的重要性,形势越是复杂、任务越是艰巨、践行科学精神越能事半功倍。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学精神?它又如何成为这次抗疫的法宝?

抗疫应遵循“崇实、求是”的实证精神

科学精神的第一大支柱就是实证精神。所谓实证精神,简要地说就是崇实、求是。

1月22日,党中央果断要求湖北省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提出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明确要求,运用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的辩证思维,立足各地特点和疫情形势科学施策,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制定差异化防控策略,方方面面渗透着科学精神,贯穿着科学的原则。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院士为何成为全国人民心中的“定海神针”?这是因为他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以事实为准绳。上海医疗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之所以能圈粉无数,最主要的还是他直言不讳。当记者提出哪些药物对治疗新冠肺炎有效这个问题后,张文宏毫不客气地说:“研究结果没有出来之前,所有的药物有没有效,仅仅是停留在医生的经验上面,这个时候我们对它进行一个过度的宣传,可能都是不合适的。”在疫情吃紧的时候,尽管所有人都期待针对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希望听到肯定的、内心期待的答案。但是张文宏这番不确定的答复却让人放心,让人踏实。这份踏实来自秉承科学精神的实事求是、客观审慎的科学态度。

以理性精神制定抗疫决策,应对纷飞谣言

科学的理性精神与实证精神可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像实证精神一样,理性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另一大支柱和根本要素。要认识事物的本质,离不开理性的逻辑和推理,客观判断、缜密思考、合理决策是理性思维的精髓。

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党中央的层层部署处处彰显着科学的理性精神。比如,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新冠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这是对疫情的理性认知;随后,党中央审时度势、综合研判,运用科学方法制定疫情防控战略策略,第一时间推出疫情防护公共指南等,用权威的专业知识为抗疫保驾护航。

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每天一睁眼就会面对各种信息,也许会无意之间卷入对某热议事件的评论中,当看到“谣言、误传、10万+、阴谋论、带节奏、剧情总反转、频繁被打脸”等吸睛字眼时,我们该如何面对?是人云亦云跟着感觉走,慢慢步入“乌合之众”行列,还是做一个具有怀疑和批判精神的思考者?有人说,这是一个“后真相”(post-truth)时代,即煽动起的情感、强化的偏见、既有的价值和信念,比客观事实更能左右舆论的情况。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说,谣言恰恰是制造者与感性受众“合谋”的结果,因此,做一个审慎的、具有怀疑和批判精神的、客观公正的思考者就是切断谣言这个“病毒”的有力途径。哲学家黑格尔说:“我不接受任何未经审查其前提的思想,无论它看起来多么理所当然。”批判不等于叛逆,而是谨慎反思和超越创造;质疑不等于全盘否定,而是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尤其是在面临新冠肺炎疫情这种危及人类生命安全的大事件中,我们更要保持理性心态,调整自己的认知。

发扬次生的科学精神,彰显中国担当

除了科学精神的两大支柱——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一些次生的科学精神,如创新进取精神、纠错臻美精神、平权多元精神、谦逊宽容精神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也都展现出来了。西方一些国家在疫情初期妄自尊大、拖沓滞后,甚至罔顾事实,肆意将病毒污名化。他们对中国的傲慢与偏见,使他们错过了宝贵的窗口期。当形势突然反转,西方国家沦陷为疫情的新震中,一些舆论焦点不着力反思纠错,反却“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反观中国,正是本着平权多元、谦逊宽容、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始终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毫无保留地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防控、治疗经验,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显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兼济天下的世界情怀,彰显了全球抗疫的中国担当。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在特定的时期、以特殊的方式,更加切实、更加深入地认识和领悟了科学的真谛和科学精神的深邃意蕴。我们亲眼看到,科学精神其实不仅仅停留在科学的象牙塔内部,它所展现的崇实尚理的品格、怀疑批判的取向,以及求真、向善、臻美的意趣,其实与人类社会渴求的最高理想和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息息相通的,也是每一个普通人能够了解、把握的。我们有理由相信,经历了这场新冠肺炎疫情考验的中国人,一定能够把科学精神变为自己的自觉意识乃至转化为集体无意识。(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