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早晨,走进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在千年古廊桥“彩虹桥”上停留,只见河面烟波弥漫,不远处青山若隐若现,岸边的徽派古民居静谧安详,静静地见证着历史。
清华镇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千年古镇”之称号,是江西省200个重点建制镇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甲路纸伞制作技艺也随着时间的长河流传至今。从婺源建县开始,这里就有人开始制伞,婺源伞制作技艺(甲路纸伞制作)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2021年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清华镇也是甲路纸伞的主要产地之一。
油纸伞是我国最为古老的雨具之一。婺源制伞可追溯到南宋时期,其真正成名,传说是在清康熙年间,当时,“甲路伞,甲天下”之名传遍了大江南北。更有民谣唱道:“景德镇的瓷器,甲路的伞。”甲路纸伞制作工序全为手工,取材用料考究、独特,综合应用了力学、材料学、机构学等原理。制作技艺古朴,造型美观大方,运用活动的节点替代固定的节点结构,钻孔穿线的连接与竹销钉连接相配合,并应用楔配合自锁机构来锁定展开结构。
要制作一把精美的纯手工甲路纸伞,工艺极为复杂,需要打竹节、削伞骨、纺线、裱皮纸、漆桐油等100多道工序。胡三忠是上饶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清华镇,他带领着十多位手艺人仍在沿袭这门古老的手艺。近年来,胡三忠根据市场需要,不断改进制伞工艺,丰富纸伞品类。他制作的甲路纸伞在国内外市场都很受欢迎。
“我干了差不多20年了,从事纸伞行业待遇也还可以,一个月工资有三四千,在这里工作不仅能照顾到家里,还掌握了很多快失传的制伞技巧。”制伞手艺人程金发告诉笔者,在清华镇制伞的手艺人大多与他一样,他们一边默默无闻地传承非遗文化,一边享受着非遗给他们带来的经济效益。
据悉,清华镇年产纸伞2.5万把,全年营收约100万元,带动20余名村民就业。清华镇的甲路纸伞已成为村民共同致富的“香饽饽”,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传承并焕发着新的光彩。
原标题:江西婺源甲路纸伞: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