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冠肺炎发起挑战的人

2020年1月29日大年初五的上午,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的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附一院)副院长、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工作专家组组长徐晓玲打了一个电话“搬救兵”。

接电话的是她的同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党委常务副书记魏海明教授。原来,在安徽省新冠肺炎患者中,出现多例轻症患者病情突然恶化的情况,原因不明,情况危急。

魏海明当即召集3位实验室成员商讨对策。“当时没有多想,就是以救人为目的,早一天认识清楚,也许就能多救一个人。”他向《中国科学报》回忆说。

事实证明,这通电话成为这些危重患者病情的转折点。

魏海明团队随后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诱发“炎症风暴”的关键细胞因子,通过对症使用阻断药物缓解了病情。目前,这一治疗方案通过临床试验注册,正在进行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或将成为危重病人的福音。

抗击“炎症风暴”

接到徐晓玲电话的当天下午,魏海明实验室的小会从两点一直开到天黑。经过讨论,魏海明带领大家理出一条思路:如果是抵抗病毒的免疫力不足,病情不会突然恶化;而突发的恶化更像是免疫反应过强导致的“炎症风暴”。

所谓炎症风暴,实际是由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发的。“病毒来了,免疫系统要向它们扔炸弹,火力不够控制不住病毒;还有一种情况是,免疫系统刚刚认识这种病毒,一下丢了太多炸弹,结果反而伤害了自己。”魏海明解释说。

对临床来说,免疫力不足和免疫过度需要采取截然不同的治疗手段,盲目提高免疫力可能反而火上浇油。如何确认原因?

“不能坐在家里瞎猜,必须分析样本。”魏海明当即拍板,进驻附一院(感染病院)生物安全实验室,与徐晓玲团队联合攻关。

2020年1月30日,流式细胞仪等精密仪器从魏海明实验室运达感染病院实验室。1月31日下午2点,样本检测正式开始。夜里11点,初步结果出来了。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处于高度活化状态,这正是过度免疫的表现。魏海明当即打电话跟徐晓玲沟通此事,提出可能的治疗方案。

随后的几天,通过对33例病人血液30项免疫学指标的全面分析,魏海明团队发现新冠病毒感染后,迅速激活炎症性T细胞和炎症性单核巨噬细胞,通过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6(IL-6)通路,形成炎症风暴,导致严重肺部免疫损伤。

2020年2月5日晚上,经附一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和患者知情同意,第一批病人用上了阻断白介素6通路的风湿性疾病药物“托珠单抗”。

目前,在第一阶段临床研究中,14例重症、危重患者体温全部降至正常,至今稳定;呼吸功能氧合指数有不同程度的改善;4例患者肺部CT病灶吸收好转。

据报道,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炎症风暴成为导致重症和危重症死亡的原因之一。来自附一院的临床数据提示,此新治疗方案很可能通过阻断炎症风暴阻止病情恶化,降低死亡率。

带领年轻人往前冲

魏海明实验室平时主要研究乙肝等慢性病毒性传染病,接触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这还是第一次。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病毒,几位成员都对《中国科学报》坦言:“不害怕是不可能的,好在有防护。”

但在魏海明面前,大家没有表现出丝毫犹豫。“这几位年轻人干劲很大。”魏海明这样评价说。

听说要进行样本检测,博士后周永刚主动请战。

“我同学在医院做新冠病毒的病原检测,特别忙、特别累,我就想我们实验室的人也应该上,可惜实验室安全级别不够。听魏老师一说要做这件事,我就很积极。”周永刚回忆。

周永刚是内蒙古人,刚刚结婚,今年第一年留在合肥过年,从1月31日开始就跟着魏海明进入生物安全实验室检测样本。这也是他第一次穿防护服。为了节省物资,他们一进实验室就是8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

第一天实验结束已是凌晨,浑身汗透的周永刚和魏海明脱下防护服后,不约而同地说:“一线医护人员太不容易了。”

魏海明对这位弟子相当满意,“他是党员,以前是学生党支部书记,意识很强”。

副研究员郑小虎也有十多年党龄。由于他的孩子刚刚9个月,细心的魏海明让他负责实验前准备和实验后数据分析,不直接接触样本。虽说是准备,工作量也相当大。每天早上七八点开始工作,才能保证其他成员11点钟检测。开始几天检测指标较多,郑小虎都是头一天晚上做好指标设计和抗体配对。

特任教授傅斌清2019年获评国家“优青”,是另外两位成员的大师姐,也在团队中担当了“学术大脑”的角色。提想法、找文献,她总有建设性意见。为了减轻魏海明和周永刚的工作量,尽快获得分析结果,傅斌清后来也进入一线,加入生物安全实验室检测。

“其实师姐的孩子也才小学一年级,但她没有提出任何困难,我要给她点赞。”郑小虎说。

从年龄上说,年近六十的魏海明是年轻一代的父辈。但在实际工作中,他不仅是学术带头人,更是冲锋在前的榜样。

“最危险的活他都干了。”周永刚告诉《中国科学报》,装血液样本的试管在开盖时容易产生气溶胶,有一定风险。每次开盖取样时,魏海明都说,“我来,你们年轻人靠边站”。

郑小虎说:“魏老师是老党员,又是我们学院党委书记,他自己冲锋在一线的精神令我们感动。有他带队,我们心里有底。”

一切从临床出发

病情突然恶化的可能原因是什么、如何证实?免疫分子有无数个,到底哪个是导致炎症风暴的关键因子?这是魏海明团队最初面临的难题。

为了解答这两个问题,团队成员连夜查文献,从SARS、MERS等冠状病毒相关文献中寻找可能的答案,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制定实验方案。先进行量大面广的初筛,分析后慢慢集中再细筛,最后明确临床靶点。

2017年12月,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成立,安徽省立医院成为附一院,这是中国科大实质性进入医学研究领域的起点。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医教研协同创新有了实质进展,魏海明和徐晓玲的联手便是明证。

“我们实验室跟临床一直结合紧密,魏老师也一直鼓励大家把研究做到临床。不同的是,平时做科研从动物模型到临床试验,可能五六年才能出一项成果,这次由于临床对危重症没有更好的方法,我们也是破纪录的快节奏。”傅斌清告诉《中国科学报》。

学生们常听魏海明说,“做免疫的人要有一颗治病救人的心,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救更多的人。”慢慢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郑小虎告诉记者,团队有两大宗旨,一是把临床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二是找到解决科学问题的办法,再用于临床,经过多年沉淀,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作出贡献。

采访中,魏海明反复强调:“跟一线医护人员相比,我们的辛苦不值一提。”

他说:“虽然这些年轻人不是学医出身,但经过这次战‘疫’,相信他们今后面对类似险情时,会更有信心走到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