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在文学作品中时常可见,比如:
(1)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
(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朱自清《荷塘月色》)
(4)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曹雪芹《红楼梦》)
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可知,如今“风流”的含义,一是有功绩而又有文采、英俊杰出。历史上那些功绩卓著、风采特异的建功立业者均可称“风流人物”。这个意思的“风流”可作形容词,亦可作名词,比如:“古今风流,宋有子瞻,唐有太白,晋有东山,本无几也。”(明·李贽《藏书·儒臣传八·苏轼》)“风流”指杰出不凡的人物。与此相应,辛弃疾词句中的“风流”既可理解为英雄人物,即“风流人物”,又可指他们的功绩。二是有才学而不拘礼法。朱自清笔下所谓“风流的季节”,特指魏晋六朝时期江南一带的不羁风俗。在春末夏初一碧万顷的青青荷塘边,一群少年男女嬉游,借采莲传情,欢歌笑语,无拘无束,无疑是那个时代里最生动的画面。这个义项还暗含风雅洒脱之意,如“风流倜傥、风流名士、风流才子、是真名士自风流”等,着重指一类人的行为特点,即才华出众、自成一派、无拘无束。诗句“衣冠重文物,诗酒足风流”(唐·牟融《送友人》)中的“风流”即风雅潇洒。此外,“风流”还可以指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事,也可以指轻浮放荡。
上述例(4)中的“风流”,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没有对应义项。所谓“风流态度”,乃指林黛玉言行所表现出的神态和风韵,是说她看上去弱质纤纤、体态娇柔,给人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与上面的四个义项并不相干。
其实,“风流”一词的内涵远不止词典所举。“风流”语出《汉书·赵充辛庆赞国忌等传》:“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耳。”犹遗风,流风余韵。《汉书·刑法志》:“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浸息。风流笃厚,禁网疏阔。”指风尚习俗。唐·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含蓄》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形容文学作品超逸佳妙。《红楼梦》亦有此用法:“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明·唐顺之《谒夷齐庙》:“为仰风流百世希,长歌招隐坐渔矶。”指风操,品格。清·李渔《慎鸾交·造端》:“小生外似风流,心偏持重也。”意思是花哨轻浮。“风流”也有动词意,指风行、流传。如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自斯以后,体宪风流矣。”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上书陈事,起自战国,逮于两汉,风流弥广。”
综上所述,“风流”一般指那些很有风采的人物、潇洒不羁的才子等,不一定是文人雅士,亦可是世外之人或者豪门望族;也可以指优秀的文章(代表一种潮流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