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坚持守正创新,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着力点,努力创作优秀文艺作品、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要高举思想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奋进新征程、奋斗新时代,关键要靠旗帜引领方向、汇聚力量,要靠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极端重要性,坚定不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面思想之旗、精神之旗,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深刻把握其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感悟其中展现的真理力量、精神力量、实践力量,自觉做这一伟大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诚实践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转化为具体举措、体现到具体工作中。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
要以创作为核心任务、演出为中心环节,推动文艺创作生产繁荣发展。
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一主线,做好主题性文艺创作、演出、展示等工作。完成好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重大文艺演出、中共中央国务院春节团拜会文艺演出等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创作工程项目策划实施,紧贴人民需求、紧扣时代脉搏,创作更多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广为传唱、流传后世的优秀作品。着眼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加强相关选题策划和储备。要办好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坚持“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办节宗旨和“创新、开放、精品、共享、融合”办节原则,突出新时代、新风貌、新气象,突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内涵,突出三地联办特色,集中呈现近年来创作的优秀作品。完善文华奖、群星奖评选办法和奖项设置,修订《文华奖章程》,组织好评奖活动。统筹办好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越剧、评剧、豫剧、晋剧等节庆和音乐、杂技、美术等展演展播展示活动。实施戏曲公益性演出项目。加强文艺理论研究,健全文艺评论工作体系。加强艺风艺德建设,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崇德尚艺,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
要以提升效能为重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上水平。
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遴选和推广一批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稳步实施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公共文化云项目,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办好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采购大会。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办好广场舞展演、“村晚”示范展示、大家唱群众歌咏等示范性群众文化活动。加大青少年、老年人、农民工等群体文化权益保障力度,提升公共文化场所为老服务水平,利用公共文化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文化素养。推进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引领广大志愿者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要加大文化遗产工作力度,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落实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任务。实施好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筹备召开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加大考古发掘、研究力度,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推进夏文化研究等重大课题攻关,用更加充实的考古成果实证中华民族历史、构建中国文化基因理念体系。守牢文物安全底线,实施好文物平安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加快建设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加强革命文物、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积极推动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升博物馆展陈水平,组织开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创建。推进文化文物单位创意产品开发机制创新和试点建设。做好古籍保护工作,加快古籍数字化建设和活化利用,配合中宣部召开全国古籍工作会议、制定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和2021—2030年国家古籍规划。推进古籍类文物定级工作。开展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推进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动态管理。推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继续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非遗记录工程、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曲艺传承发展计划等工程项目。制定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加强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办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购物节、成都国际非遗节、中国非遗博览会等活动。
要统筹传统业态转型升级和新型业态发展壮大,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
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培育壮大线上演播、沉浸式体验、数字艺术等新型文化业态,加强数字文化产业国际标准应用推广。出台推进线上演播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持续打造线上演播、智慧剧场和沉浸式体验示范项目。推进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及试点城市、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开展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验收和新一批国家级园区、基地申报。出台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政策文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试点工作。推动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建设,完善全国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库,加快设立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资基金。深化文化产业国际合作,发挥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作用,面向国际市场打造“佳节好物”等品牌。办好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等展会。
要深化旅游资源开发,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制定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配合中宣部开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推进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建立中国特品级旅游资源名录。积极推动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和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打造文化底蕴厚重、中国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实施好《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21—2030年)》。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推出一批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等旅游产品,开展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评定复核。推动自驾游、冰雪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海洋旅游等业态创新内容、提质升级,继续加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建设。推出更多定制化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开发体验性强、互动性强的旅游项目,更好满足大众旅游特色化、多层次需求。实施国家智慧旅游建设工程,推进智慧旅游“上云用数赋智”行动计划,推动智慧旅游场景应用落地见效。加大旅游推介力度,办好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全国旅游公益广告作品遴选暨展播活动。
要坚持培育、监管两手抓,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规范有序、繁荣发展。
出台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政策文件,制定等级旅游民宿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旅游服务品牌建设培育、信用经济发展试点,探索剧本杀、电竞酒店、云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管理试点工作。持续推进文娱领域综合治理,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治、教育、警示等多种手段,推动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加强演出经纪机构、演出经纪人员、演艺人员管理和行业自律,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推进《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娱乐场所管理办法》修订。健全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加强信用监管、质量监管,提升信息化监管水平。大力倡导文明旅游。完善全国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健全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协作机制。推进执法队伍建设,加快推进统一着装,举办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加大市场执法力度,推进打击治理跨境赌博等重大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系列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体检式”暗访评估,督办重大案件、维护市场秩序。
要统筹文化传播和旅游推广,加强对外和对港澳台交流合作。
服务党和国家外交工作大局、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深化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继续完善中外文化和旅游合作机制,深化双边、多边务实合作,推进政府间文化协定和执行计划签署。聚焦文化数字化、文化遗产保护、大众旅游、智慧旅游、绿色旅游等重点领域,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相关规则制定,推广中国方案、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建好用好世界旅游联盟,推进总部建设。实施“一带一路”信息共享计划和青少年使者交流计划,培育丝绸之路文化之旅品牌,继续加强丝绸之路国际联盟建设。实施好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亚洲旅游促进计划。持续打造“欢乐春节”“美丽中国”等品牌项目,提升东亚文化之都影响力。举办2022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亚洲之光国际艺术节等大型活动,集中做好黄河文化对外推广。加强与港澳台文化交流合作,做好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有关工作,继续打造“艺海流金”“情系中华”等传统品牌,举办香港国际旅游展、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海峡两岸台北夏季旅展等展会活动。
要提升文化和旅游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深化文化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改革任务顺利推进。推动落实《关于高质量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 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强化法治思维、树牢法治观念,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法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加快推进文化产业促进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管理条例立法和文物保护法修订等项目,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旅行社条例修订。加大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编制发展规划、创新体制机制,深入实施各项重大人才工程项目,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人才培养选拔,开展好各类培训,加强艺术教育、旅游教育行业管理。强化社会组织管理,积极服务文化和旅游工作大局。加强调查研究,推进行业智库建设。提高财政保障和财务管理能力,积极推动在建重大工程项目有序实施、“十四五”规划项目尽快落实落地。提升标准化工作水平,推出一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健全制度机制,完善统计标准,规范和改进旅游统计工作。
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坚定不移坚持党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各项建设。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推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完善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制度,探索党建和业务联动式评价机制。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四强”党支部建设,扩大高知群体和优秀青年骨干党员发展比例。深入开展中央巡视整改工作“回头看”。保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工作,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努力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不懈纠“四风”树新风。
(以上内容摘编自2022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