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提到,“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在科技强国之路上,有无数科技工作者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其中,以女科学家为代表的院士们,更是用实际行动为党徽增辉,为党旗添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整个中国进入到一场波澜壮阔的战斗中。为遏制疫情的蔓延,拯救千千万万患者的生命,许多行业的从业者都付出了超常的艰苦努力,与新型冠状病毒这个“未知的敌人”作战,终于拖住了它在全国各地蔓延的脚步,使抗击疫情的战役现出胜利的曙光。
在已经持续数十天的抗疫征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女性医护人员的身影。面对传染性极高、极为危险的新型冠状病毒,她们迎难而上;她们当中的共产党员更是冲锋在前,在信仰的感召下不畏生死,逆行前进,奔赴抵抗疫情最需要的地方。
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已经7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感染病专家李兰娟,义无反顾地站到了对抗疫情的最前沿。这位17年前参加过对抗SARS战役的老将,如今再度率领医疗队出征武汉,救治危重症病人,并以防治传染病40余年的经验,给出了简便易行的防控传染的策略。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中国著名妇产疾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也带领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来到武汉。作为全国的产科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中心的主任,乔杰的团队在组建危重症病房的同时,也要凭借专业知识,保障武汉地区孕产妇的安全,特别是要研究病毒在母婴之间出现垂直传播的可能性。这是因为,作为大城市的武汉,每天有很多婴儿诞生。在抗击疫情的同时,乔杰也希望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守护中华民族的未来。
最终战胜新型冠状病毒,需要一线医护人员的工作,同样离不开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正如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所言:“在这场重大斗争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展示了拼搏奉献的优良作风、严谨求实的专业精神。当前,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越是面对这种情况,越要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
擅长疫苗研究的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率领她的团队深入疫区开展科研攻关,成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制中的先锋队。在简陋的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里,她的团队应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配合核酸全自动提取技术,使核酸检测时间大大缩短,这意味着诊断会变得更为快捷。多年来以抗病毒药物为主攻方向的陈薇很清楚,疫苗研发有着固有的周期和规律,从来就不是一个能够“迅速”完成的任务。尽管如此,这位曾经在阻击SARS和抗击埃博拉病毒等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女科学家,仍然踏上了这条关系到人类福祉的艰辛征程。
尽管疫情打乱了生产和生活的节奏,延迟了诸多预定的计划;但在疫情平息之后,一切终将逐渐回到正轨。因此,在抗击疫情的同时,也有很多优秀的女科学家在原有的岗位上坚守,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彰显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在中国,每年有大约1800万新生儿出生。但在这些新生命当中,大约5.6%带有先天缺陷,很可能会拥有不幸的人生。不过,这些带有先天缺陷的婴儿中,又有30%可以归因于遗传基因。所以,如果能在准妈妈怀孕之初,就运用现代基因技术及时发现这些风险因素,便可以将一部分不幸扼杀在萌芽状态。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担任院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黄荷凤,就在进行着这方面的研究。作为中国试管婴儿领域的先驱者,她在近年来始终致力于防治出生缺陷这份“守护晨曦”的事业。
在医学之外,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而为它们寻找解决方案,同样离不开女科学家们的努力。
鉴于塑料制品消耗石油资源并导致“白色污染”的缺点,高分子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俐娜围绕麦秆等农业垃圾,以及属于厨余垃圾的虾蟹壳,展开了针锋相对的研究。这不是简单的“变废为宝”,而是为塑料寻找更为卓越的“接班人”。她的工作成为减少“白色污染”的希望。可以降解的材料,会让子孙后代拥有不被塑料污染的美好未来。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和乡村之下,地下水或多或少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这是一种可以再生,却也不能过度使用的资源。几十年来,女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学钰一直在关注着地下水的种种变化。从流量统计到污染防控,这些数据和建立在它们之上的措施,对于中国这个缺水的国家而言都弥足珍贵。
有一些看似远离生活的科学问题,却蕴含着技术爆炸乃至重塑人类文明的可能性。在这些高深的研究领域里,也有女科学家在辛勤耕耘。
纳米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阎锡蕴的工作,就令全世界的科学界为之惊叹。这是因为,科学界曾经认为,酶只可能是由活的细胞产生的蛋白质或者核糖核酸(RNA)。因此,对酶的研究,似乎是专属于有机化学的领域。但在阎锡蕴发现了纳米材料具有类似于酶的催化特性之后,“纳米酶”便成为化学领域的全新热点。或者说,她的这项新发现,刺破了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之间,曾经泾渭分明的界限。
分子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施蕴渝,则在结构生物学领域不断探索。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在欧洲接触了计算生物学和结构生物学这些新兴的交叉学科,她就在这些前沿领域中不断取得突破。她领导和创建的实验室,建立了多维核磁共振实验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系统方法,研究了一些重要蛋白质的溶液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在计算生物学方面深入开展了与蛋白质分子设计及药物设计有关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学研究。
中国人常用“沧海桑田”来形容巨大的变化。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上,这样的变化曾经无数次发生过;而探寻地球环境在最近一个地质时期——第四纪发生的变化,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周卫健的研究领域。虽然这段时间,相比于地球的年龄只是短短一瞬;但正是在这260万年的时间里,人类走完了从褪去兽性直到建立文明的全过程。不仅如此,她对以往的环境变化规律的研究与探索,将会为国家制订开发战略,特别是开发西部,提供宝贵的参考。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百折不挠的民族,困难和挑战越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越强。”无论是对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还是探索科学上的其他一些未知领域,许许多多优秀的女科技工作者巾帼不让须眉,不断写下动人的篇章。她们的工作,或是让秩序更快恢复正常,或是在为国家乃至全人类储备希望。我们都怀有相同的信念,潮水总会褪去,冰雪总会消融,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