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安国寺

咸阳安国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安国寺位于咸阳市渭城区仪凤街路口北,原存明代古建三座,依次为安国寺、圣母行宫、关帝庙。寺院原有围墙,南北宽,东西窄,呈四合院状。据记载,安国寺创建于隋,盛于唐,明万历(1573)年间重修。大门正上方有“安国寺”三个楷书大字,书法洒脱,端庄有力。《旧咸阳县志》载“安国寺,内石佛一、铜像三、一佛、一关帝、一无量”,至解放前夕,随着寺庙被破坏而流失。2005年重修安国寺,增其旧制,刻古贤,复渭水之盛景,现有大殿四座娘娘庙、关帝庙、菩萨庙、城隍庙和圣水池,青砖布瓦,朱门玄关,忍冬蔓草,锦鲤芙蓉,牡丹月季,桂花清香,樱花绽放,梵香渺渺,木鱼声声,融合了佛教、道教、儒家的思想精华,院内殿庑雕梁画栋,复原了安国寺的原貌,恢复了昔日的庄严、肃穆、神圣。

安国寺还现存咸阳市最早的行政公署,它的结构过去是砖、土、木的,清代改为砖、木结构,上下两层,底下为三间房,以中门为主道,原内有侧门。这里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地下秘密基地,把很多信息和情报发送到了延安,直接传送了党中央的信息,也是为人民解放军输送粮食和弹药的一个转送站。通过这里建立了红色政权伤病员的解救之地,后改为医院,解放后,他又成为咸阳的行政公署,为中国的革命胜利,在咸阳奠定了很大的基础。

在行政公署的旁边还有一块石匾,这块石匾是康熙皇帝御笔亲书赐予咸阳籍名将殷化行。匾长340厘米,宽89厘米,厚22厘米,上 书“深沉节制”四个大字。印文为“康熙御制之宝”,周围雕刻二龙戏珠图案。这个石匾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为研究咸阳历史增添了新的资料。殷化行,字熙如,西安府咸阳县靳里村[今咸阳市渭城区北杜镇靳里村]人,生于公元1643年,卒于1710年,清朝将军。本姓殷,因幼年抚于王姓家中,遂称王化行,升任提督后,始奏请回复本姓。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武进士。在平定“三藩”和剿灭噶尔丹叛军战役中建有大功,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皇帝亲至宁夏,御书“深沉节制”匾额赠给殷化行。殷化行深通文艺,在军中时,经常手不释卷,家居后,以诗酒自娱,绰然有儒将之风,他还擅长书法,其所书《王羲之〈兰亭序〉》刻石今存西安碑林。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在家中去世,终年6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