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黄河之水天上来,玉关九转一壶收。

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位于宜川县城东48公里的晋陕大峡谷中,传说为大禹凿石导水之处,故《水经注》载:“禹治水,壶口始。”它是黄河上唯一的金黄色大瀑布,也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以壶口瀑布为中心的风景区,集黄河、峡谷、黄土高原、古渡村寨为一体,展现了黄河流域壮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积淀。1988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地质公园。1980年版50元人民币背面,水流飞泻的瀑布就是壶口瀑布。

壶口之名,得来已久。《禹贡》云:“既载壶口”。《古今图书集成》谓:“山西崖之脚,尽受黄河之水,倾泻奔放,自上而下,势如投壶,故名。”清乾隆《宜川县志》道:“观壶口形势,因上流宽广,至此收束归槽如壶之口然。”当地方言称瀑布为“埽”,又传说瀑布下住着黄河龙王,所以民间称其“龙王埽”。

壶口风景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神奇壮丽,变幻多姿,可以概括为“壶口十八景”。

天河悬流:黄河由北向南滚滚而来,至壶口,约400米宽的水面骤然收缩为50米,暴跌而下,落差达40米,“恍若罍瓮乍收,上宽中狭,自高而下,峻若建瓴,驶如奔马,洪波急溅,惊涛怒泻”,形成横崖千尺,悬水奔流,山飞海立,晴昼晦冥,风雨迷离,惊天动地的河瀑奇观。明代诗人咏赞:“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双腾虬线直冲斗,三鼓鲸鳞敢负舟。桃浪雨飞翻海市,松崖雷起倒蜃楼。鳌头未可寻常钓,除是羽仙明月钩。”

壶口秋风:夏末秋初,雨水频繁,河水急增,浊浪滔天。瀑宽达百米,方圆数里,水汽弥漫,气势磅礴。《古今图书集成》道:“今每逢秋涨,波涛汹涌,震动远近,洵称宇内奇观。”又称,所谓秋风,因黄河之水注入壶口,其势甚险,寒气凛冽,宛若秋风吹荡。此时最能体现瀑布神韵,自古称此为当地胜景。

冰瀑银川:隆冬时节,瀑布周围的石崖上,银装素裹,玉垂冰挂,如雕似塑,玲珑晶莹,美不胜收,别有一番情趣。明人黄光炜《壶口赋》云:“每至仲冬之交,河冰先结,既坚且厚,人畜重任,往来无阻。”明末,李自成农民军曾乘冬季挥师过冰桥,攻克山西吉县。清末,西捻军梁王张宗禹率军强渡冰桥,越吕梁,救援东捻军。黄河上巨大的冰块挤成冰桥,当地民众称“神桥”,俗谚:“神河不闪人”,说神桥庇佑好人。河开冰融之时,过冰桥甚为危险,但是只要有急事,“神桥”总是等人过后才塌陷。这些动人的故事,为黄河披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初春瀑布落凌期,冰块塌落,小者如牛,大者似屋,声若山崩地裂,异常壮观。

黄河惊雷:宜川民谚道:“一里壶口十里雷”,滔天洪水倾注一壶,万钧之力激起旱天惊雷,数里之外即可听到隆隆吼声,真可谓“石破天惊,先声夺人”。古诗云:“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涌来万岛排空势,卷作千雷震地声”。现代艺术家们则称之“黄河在怒吼”“黄河在咆哮”。如果把壶口瀑布喻为黄河的心脏,那么这涛声便是它的心音。于无声处听惊雷,在这伟大的黄河之声面前,复夫何言!

霓虹飞渡:每逢日出,壶口上空,彩虹飞舞,凌空虚渡,五彩斑斓,仿佛仙桥。旧志载:“每春秋时,有气如虹横浮水上。乡人遂以为神,或亦日影之所射也”。古人诗咏:“水底有神掀石浪,岸旁无雨挂长虹”、“秋风卷起千层浪,晓日迎来万丈虹”、“映日红霞浮瑞马,满天风雨起神鲸”。

壶底生烟:飞瀑横溢,激起弥天水雾,如烟似岚,萦绕不散,仿佛云落河谷,烟生水底。古诗道:“收来千河水,放出半天云”。

雾雨袭人:《水经注》云:“数里之外,便觉雾雨沾人。”明代诗人道:“声若奔雷气若沉,蒙蒙如雨共沾襟”。笼罩在瀑布上空的水雾,任意飘逸,每个观瀑者的衣衫都会留有它们细密的踪迹。人们风趣地说,这是“母亲河”送给前来亲近她的儿女们的最别致的礼物。

十里龙槽:民间传说,大禹治水时,有神龙相助,它龙身一摆辟出一道石槽,足一顿踏出千丈深潭,洪水由此流泻而去。这就形成了今日的“十里龙槽”和瀑布深潭。其实,壶口瀑布的形成再次验证了“水滴石穿”的道理。由于瀑布水流巨大的冲切力,硬生生地从坚固的岩石上冲出一道狭长的石沟,日久天长,竟长达十里。龙槽峻岩飞突,谷深流急,惊涛骇浪,撼人魂魄。龙槽宽约30~40米,蜿蜒5公里,通过孟门山后,展宽为约200米。龙槽是一幅地质长卷,显示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巨大创造力。现代科学考察证明,瀑布跌水每年以3~4厘米的速度向上游退移。史志工作者在古籍中发现,壶口位置的记述与今日实地观测颇有出入,究其原因,就在于瀑布侵蚀岩石不断将河槽向上推移。

卧镇狂流:孟门山距瀑布5公里,两块巨石相对,大者长300余米,宽50米,高10余米,静卧黄河中流,远眺似舟,近观是丘,俯视如门。《吕氏春秋》载:“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大明一统志》云:“孟门在黄河中流,大石横亘数百步,鱼之溯河者扼此。”民间传说其为神石,水涨石长,终不能没,颇有灵性,而且黄河落水者确有上了孟门而获救的。石上有清延安知府徐洹瀛题刻的“卧镇狂流”四个大字。孟门山实为黄河中流砥柱。据说,当年-两省为争其归属进京面圣。皇帝断大小孟门归陕西省,但言明得山者,须纳粮,故民国《宜川续志》载“俗云:古有粮三斗零。”

孟门夜月:《古今图书集成》道:“所谓夜月者,盖水落石出之时,山高月小,素魄流彩,光映河山,故云”。月夜登孟门赏月,可览壶口阴柔之美。古人吟之甚众,如“山随波景动,月照浪花浮”、“峨岗矗矗水洋洋,银汉横空夜未央。河底有天涵兔魄,山问无物掩蟾光。清辉厚积千林雪,寒气转飞九陌霜。因甚孟门开宝镜?姮娥向晚理残妆。”

石窝仙臼:在壶口两边石岸上,分布无数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窝。浅水时节,石窝纷纷显形,小者如杯,大者如瓮,窝壁光滑,积水如潭。其中最大的一个石窝,人入没顶,窝底暗流贯通,人称“仙人井”。有的石窝内还存有卵石,光洁如玉,浑若龙卵。石窝是由河水长期冲击石岸,盘旋琢磨河床凹处而成,所以多呈圆形,由此可见自然造化之功。民间相传,这些石窝乃当年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马蹄踪,故又称“石臼仙踪”。

民国石刻:壶口瀑布下游立有石碑一通,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碑文为:“此地南长十二里,北长十二里,东至于河,西至各山头各沟岔,陕西省长奉中央内务部咨开收归国有,不准民人私相买卖。此布

陕西省长委派测勘委员薛位宜川县知事王殿楹仝勒

中华民国八年八月三十日”。

古渡春秋:民国《宜川县志》载:“小船窝渡,即水南渡,今之圪针滩也。在县东北一百里孟门山南黄河上。”古渡口位于圪针滩南边,与山西吉县小船涡渡遥视相应,合称桑津渡。壶口周围土层瘠薄,降雨量少,植物难以生存,唯有圪针生长旺盛,圪针滩由此得名。曾有一株圪针长至合抱粗,后被毁。但其老根上今又复萌新枝,极为罕见,人称“圪针王”。圪针滩圪针有刺无勾,据说原非如此。相传当年刘秀路过此地,被圪针挂破衣衫,刘秀怒道:“生此带勾之物何用!”皇帝金口玉言一出,这里的圪针便不再长勾了。还有人说,明末李自成义军东渡黄河,成千上万的铠甲挂掉了圪针的勾刺。圪针滩渡口历史悠久,唐宋年间,屡有大军在此渡河,征战黄河两岸。抗日战争时期,阎锡山由圪针滩渡河,移驻宜川秋林。朱德总司令由此渡河往返于抗日前后方。1947年,王震率西野二纵从此渡河,挺进晋南。圪针滩自古以来就是连接-的交通和商埠重镇。民国县志载:“昔有河东粟客每年在四乡收买粮食,雇脚运集此地,后以为不便,泊成丰年,禀官立市,粟客建窑积粟,相沿至今。”现存明清老街和百年窑洞院落,尚可领略昔日繁荣。

旱地行船:壶口地区独有的航运方式。清乾隆《宜川县志》载:“上流舟航至此,集数十百人力,拽登岸,度置圆木上,号呼推挽,陆上行十余里,始复入于河。”晋陕峡谷航运不便,到壶口卸下货物,空船上岸,陆上行舟数里,过壶口后,船复入水载货,下行到禹门口连货带船一起卖掉,船工由陆路返回上游。清宜川知县吴炳有诗咏之:“轰雷掣电信奇观,簿领羁人乍一看。信有舳舻行陆地,岂无蛟蜃喷惊湍?筹边转粟传疑久,烧尾登门上沂难。却怪前贤题咏少,英灵埋没起长叹。”这一景观现已完全消失,但当年艄公们的宅院还存有干砌石窑洞20孔,以及系船缆的石柱数根,历史的痕迹仍清晰可辨。

黄河飞桥:元末明初,残元势力,为了渡河西逃,在瀑布下边约500米处的龙槽岸上,凿石栽桩,架设铁链,上铺木板,号称飞桥。凿入岸岩的柱臼遗迹犹存,可供后人凭吊。

石堡寨:清《宜川县志》载:“石堡寨,属汾川里,县东一百里”,据传为宋金时代所建,是地方民众躲避战乱和抗拒强寇的防卫性建筑。民国县志道:“石堡山,一名石堡寨。同治七八年回匪扰乱,此山未破,活人无算。”隔云岩河与牛心山互为犄角,唇齿相依。地处壶口上游云岩河口,三面临空,东侧岸崖壁立,可俯瞰黄河,高原风光尽收眼底。现有堡门,堡墙及石窑洞数十孔。

姑夫庙:壶口北10余里衣锦村有老榆树一株,树下原有小庙一座,乡人叫“姑夫庙”。相传,大禹治水之初,曾娶村中女子涂山氏为妻。新婚三日,大禹开始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村中后人为有大禹这样的姑夫而自豪,乃设庙祭祀。

秋林镇:阎锡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及国民党山西省政府所在地,有保存完好的石窑洞建筑群及当时晋军居住的土窑洞数百孔。民国县志云:“兴集镇就沟崖为窑,沟之双方,均倚坡重叠窑孔三四层,入夜各窑灯光齐明,远望之如西式楼房,一时人皆比之为上海四马路云。”

另外,蟒头山森林公园已被开发为壶口瀑布景区新的旅游胜地。蟒头山方圆30平方公里,距瀑布30公里,山势奇兀,景色秀丽,堪称陕北之最。因其山形如蟒,故名。山顶圣母庙,建于明万历年,历代屡有修葺。民间传说特别灵验,所以古代香火颇盛,名播晋陕。每年农历3月8日为庙会。明代宜川进士张尧辅曾云:“宜东七十里许有山名蟒头者,山水盘结,风景攸聚,且大势屹然卓绝,连峰叠嶂,远而望之,掩映云表,俨若画图;及登高遐睇,则孤云断雁,灭没于遥天落鱼之外,真天造地设,可以崇庙貌而妥神灵矣。”山上石碑、石狮等历经沧桑,古意浓郁。特别是森林景观独秀天下,四季迥然不同。北坡的白皮松为林中仙子,分外妖娆,所以人们誉其为“小太白”。2006年晋升为国家森林公园。

门票价格: 旺季:100淡季:100

咨询电话: 0911-4625819

邮编: 716200 景区地址:

陕西省宜川县壶口乡境内

壶口镇:壶口镇位于陕西省宜川县东部塬区,黄河壶口瀑布前沿,东临黄河与山西吉县隔河相望,西靠秋林镇,南隔仕望河与秋林镇鹿川管理区接壤。全镇地形复杂,地貌支离破碎,属典型的残塬沟壑区域,气候干旱多风,降雨量低而不均。

镇政府驻地位于宜川县川口六公里处,紧靠青兰高速陕西段出口,距县城42公里,309国道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全镇共辖21个行政村,65个村…… 壶口镇详细信息++

延伸阅读:

·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