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阳性不一定是确诊病例?抗体检测可作重要补充

近些天首都疫情的新闻,让小伙伴刚平复没多久的心情又紧张了。核酸检测作为找出新冠病毒的有效手段之一,被大家再次重视起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17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介绍了北京市和新发地市场核酸检测情况:6月14日,按照“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原则,全市核酸检测机构共检测76499人,结果阳性59份,其中地坛医院已在院病例27份,新增确诊病例21份,有待诊断的阳性检测11份。

但是,细心的小伙伴可能发现了,核酸检测阳性人数和确诊病例人数不相符啊!这是怎么回事?

核酸检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核酸检测具有早期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等特点,是临床诊断的“金标准”。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通过采集检测患者鼻咽拭子、痰、粪便等标本是否有病毒核酸。但受采样、不同类型的标本以及不同厂家试剂等因素影响可能造成核酸检测结果“假阴性”,容易出现漏诊的情况。

如何为确诊增加“砝码”呢?答案是通过增加血清抗体检测(简称抗体检测),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其实,早在3月初,国家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新增加了血清学检测,并且指出:如果血清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或者特异性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较急性期升高4倍及以上者,可以判断为新冠肺炎的确诊病例。

既然如此,只做抗体检测不就可以了吗?并不是!

抗体检测不能代替核酸检测

首先我们来看看抗体是什么。

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Ig),是人体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我们称之为抗原)的反应而产生的一种保护性蛋白质。抗体是淋巴细胞产生的,具有识别抗原并将其从体内清除的作用。

抗体按其恒定区域分为五类:IgG、IgM、IgA、IgD和IgE。

今天唱主角的是IgG和IgM。

IgM是人体产生的第一种抗体,主要存在于淋巴液和血液中。IgG是在人体中最丰富的抗体,存在于所有体液中,保护人体免受细菌和病毒的攻击。IgM抗体通常在人体接触疾病后发现,而IgG是人体对疾病的长期反应,也就是说IgM是反映当前感染的指标,IgG表示最近或过去接触过该疾病。

抗体检测稳定性较高,对于采集样品,样品运输,储存方式的要求较核酸测试要低,并且在血液中分布较均匀。因此,对核酸检测阴性但怀疑是新冠肺炎感染患者时,将IgM和IgG抗体检测增加进去,可以弥补核酸检测容易造成漏诊的缺点。但是,抗原进入机体需经过一定的潜伏期才会产生IgM与IgG。在这一期间,无法检出IgM与IgG,这时就体现了核酸检测的优势,它能检测处于窗口期的患者是否受到感染,及早发现感染者。

核酸检测及抗体检测结果这样解读

如果患者核酸检测阳性,并且有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可判定为确诊病例。

但是如果在核酸阴性情况下,进行抗体检测,则分为下面几种情况:

1. IgM阳性,无论IgG是何种情况,假阴性的可能性非常大,则需要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来确定。

2. IgM阴性,IgG阳性:表示曾经感染过病毒,但已经恢复或者体内病毒被清除。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时期检测对结果判定意义不同。

感染前期(感染0~8天),患者已经具有传染性,因为人体产生IgM抗体需要一个过程,此时只能依靠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基本无效。感染中期(感染8~12天),此时核酸检测呈阳性,人体也产生了IgM抗体(阳性),但是暂时没有IgG抗体。到感染后期(感染8~20天),人体才会产生IgG抗体,这时候三项指标都是阳性。在感染恢复期(20~28天),核酸检测呈阳性,IgM抗体消失(阴性),IgG抗体依然存在,抗体检测呈阳性。患者完全恢复之后(感染28天之后),核酸检测呈阴性,但IgG依旧存在(阳性)。

温馨提示

无论是核酸检测还是抗体检测,在传染病的诊断上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核酸检测具有早期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等优点,是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但其产生的“假阴性”值得注意。抗体检测具有采样方便、操作简单、结果易判读等优点,但存在无法早期诊断的不足。抗体检测可以作为核酸检测的重要补充,采取联合采用核酸检测+抗体检测的手段,有助于提高病毒检出率。(作者:李克,系郑州市中医院药学科主管药师;审核专家:彭丽华,系郑州市中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