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以来,我国南方进入主汛期,部分地区遭遇强降雨过程,多地河流发生超过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导致一些城市出现内涝,村庄农田被淹,有的地方还出现了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汛形势严峻。
汛期是什么 灾害全知道
汛期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著上涨的时期。江河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或冰雪融化,引起定时性的水位上涨时期,叫汛期。“汛”就是水盛的样子,“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时期,汛期不等于水灾,但是水灾一般都在汛期。江河、湖泊洪水在一年中明显集中出现,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的时期。
由于各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涨水季节不同,汛期的长短和时序也不相同。根据洪水发生的季节和成因不同,一般可分为4种汛期:春汛期、伏汛期、秋汛期,冬、春季河道因冰凌阻塞、解冻引起的凌汛期。
进入汛期,意味着天气多变,各地进入一年中降雨集中期及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频发期,降雨强度更大、历时更长,洪涝灾害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天气更加复杂多变,极端天气明显增多。
为科学高效防汛,了解分辨汛情常见的灾害类型至关重要,汛期自然灾害可概括为气象灾害、洪涝灾害及地质灾害,主要由降水引起。汛期暴雨局地性、突发性强,雨量大、危害重,常伴有大风与冰雹,并由此引发山洪暴发、河水陡涨、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考虑暴雨、洪水两方面因素,入汛日期采用雨量和水位两个入汛指标确定。雨量指标以连续3日累积雨量50毫米以上雨区的覆盖面积表征。各地区汛期的起止时间不一样。7~8月是全国大洪水出现频率最高的时间。
暴雨天气来临之前,相关部门会向社会发布预警信号,按照由弱到强的顺序,预警信号分为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应提前了解天气信息,以做好应对汛期强降雨等恶劣天气的准备。
如何预防和躲避突发洪水
洪水是河湖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的流量急剧增加,水位明显上升的水流现象。洪水具有很大的自然破坏力,淹没河中滩地、漫溢两岸堤防。按成因和地理位置的不同,洪水常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山洪以及溃坝洪水等,海啸风暴潮等也可以引起洪水灾害。
一次洪水过程一般有起涨、洪峰出现和落平三个阶段,山区性河流道坡度陡、流速大、洪水涨落迅猛;平原河流坡度缓、流速小,涨落相对缓慢;大江大河由于流域面积大,接纳支流众多,洪水往往出现多峰,孤独降雨多出现单峰。
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救援,不要游泳转移,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根据以往经验在洪水到来之前,有关部门能做到预报预警及时果断,预警的“最后一公里”及时果断,以及人员转移及时果断,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防灾减灾积极效果,而所有的组织撤离工作则需要群众配合。暴雨洪涝灾害高风险区域,在洪水发生之前,我们要做好预报预警,群众要及时撤离,洪水过后,要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传染疫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