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下午茶(2021年8月19日)

要闻资讯

8月18日,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旅行商大会(中阿休闲旅游论坛)”在宁夏银川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

教育部、国家文物局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充分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支持高校师生、社团走进革命场馆开展研学旅行,支持高校结合革命文物资源组织举办红色研学旅行活动。

地方动态

日前,随着四川省内最后一个疫情防控中风险地区降为低风险地区,全省中风险地区清零。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宣布:省内游客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可以安心出游。

8月18日傍晚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上海新增一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松江区有庐公寓被列为中风险地区。刚刚清零的中风险地区再次出现,当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通知,暂停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指导,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老挝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的庆祝中老建交60周年暨“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文化旅游宣传周在老挝中国文化中心开幕。活动以图片展、文创展、非遗展等形式全方位推介甘肃文化和旅游资源,共展出20余类180多种非遗展品和文创产品。

由安徽省司法厅起草的《安徽省红色资源保护和传承条例(草案初稿)》近日对外公布,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条例草案初稿提出,县级以上政府及其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应当结合当地红色资源特点,支持旅游企业开发、推广红色旅游线路、产品和服务,促进红色资源传承与旅游融合发展。

今日观点

《中国旅游报》8月19日刊发《插上互联网翅膀 让非遗“飞”得更远》一文,作者是徐向东。文章认为,在当今网络时代,给非遗保护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可以使非遗得到更好更有效的保护和传播。一是用网络搭建非遗保护桥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避免非遗失传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用网络搭建非遗保护群体与大众的桥梁。网络媒体具有直观可视性、高时效性、可存储性、可复制性、操作便捷等利于传播的优势。二是用网络构建非遗保护生态。“互联网+”风潮正当其时,为“互联网+非遗”的生态构建创造了条件。当下,文化机构、非遗企业、传承人等纷纷触网,网站、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一个都不少,网络社区发布、朋友圈点赞、线上线下联动等信息互动交流已成非遗传播新风景。三是用网络带火非遗产品消费。非遗产品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消费需求,消费者用指尖选择、用移动支付投票,选择自己喜欢的非遗产品,用行动支持了非遗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