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电气装备制造与智能运行高端论坛”引起了电工行业产学界的关注和学者的参与。此次论坛的主办方是哈尔滨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哈理工)的新能源电机系统及关键材料创新研究团队。他们将以现代电气装备制造与智能运行领域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为核心,开展关于多学科交叉融合技术应用的攻关,培养当下行业急需的工程技术人才。
“哈尔滨理工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始终与共和国的装备制造业同向同行,立足国家需要、扎根黑土地,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培养了一大批工程技术领域的中流砥柱。”哈尔滨理工大学校长赵琳说,“‘装备制造DNA’早已深深根植于学校的发展血脉,成为哈理工的天然禀赋。”
坚守初心 服务制造强国育人才
在哈尔滨理工大学的校史馆里,“两弹一星”元勋、老校长王大珩院士展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一张张老照片、一段段不平凡的故事将他们带回到20世纪70年代。
1978年5月,63岁的王大珩来到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现哈尔滨理工大学)。当时校舍破乱,师资缺乏,资金匮乏,老校长一上任便召开校领导班子会,带领百废待兴的学校走出一穷二白的低谷。
当年,老校长尤其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他亲自审定,多次强调“要在打好坚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既要会做实验还要会设计实验;专业课老师要搞科学研究,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技能,走教学、研究、生产三结合道路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科技人才。”
在王大珩担任校长期间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已有高文、韩杰才、田永君、魏毅寅四位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润年、王淑荣、龙辛、马军等众多学子走到世界科技前沿。
“本科四年的教育不仅为我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也让我得到了实践锻炼,老校长的言传身教使我坚定不移走上了科学探索的道路。”学校第84届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魏毅寅说。
在大珩精神及其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哈尔滨理工大学凝练出“厚基础,强实践,有责任,勇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形成了与现代装备制造业和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创新型人才。目前,学校已有11个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进入全国工程教育“第一方阵”。
“‘教研并举,卓育人才’‘崇尚实践、亦能亦德’是学校一直坚守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无论是当年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培养国家急需的工程人才,还是目前积极为装备制造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只要是国家和企业需要,哈理工人总会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哈尔滨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洪涛说。
自主创新 围绕装备制造业科研攻关
走进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走廊两侧悬挂着学生熟悉又崇敬的教授们的简介。他们中有根植电气装备制造领域的学术泰斗,也有中青年科技骨干,他们是锻造“大国重器”的开拓者和传承人。
1983年,刚刚从德国访学归来的雷清泉一下飞机,家都没回就一头扎进了实验室。彼时,如何解决油田电泵井采油生产过程中连续监测井下地层的压力及温度变化问题,一直是世界性科技难题,他将目光聚焦于此。“科学研究就是要争取第一,外国人做不到的,我们不但要做到还要做好。”
从“0”开始谈何容易。“没有条件咱就创造条件,没有生产设备咱就自己造。”为了寻找组装设备的零部件,雷清泉去过废弃的工厂,求过一些关系单位,到过废品收购站。历经13载春秋,伴随着数百次的失败,他带领科研团队在世界上首次成功研制了用于潜油电泵井下监测的半导电聚省醌粉末材料制备的温度压力双参数传感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为我国油气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学校土生土长的院士,耄耋之年的雷清泉依然活跃在科研一线,首次命名了纳元胞及超绝缘体并获得了实验验证,科研硕果再攀世界科技前沿高峰。
在哈尔滨理工大学赵洪教授看来,雷清泉院士献身科学,唯实创新的精神是哈理工人共同的价值追求。赵洪团队通过对于高压直流电缆关键材料和技术上的攻克,解决了企业产品的关键核心技术,降低了对国外资源的依赖性,每年为企业节省近10亿元的采购成本。
在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引领下,一批青年科研工作者,面向装备制造业需求开展科研攻关。针对高端绝缘材料受制于人的技术难点,迟庆国教授协同团队,系统研究了聚合物绝缘介质高储能密度改善方法与机理,积极推进高压电力电容器用绝缘介质的国产化进程。
70年来,学校在电介质工程领域、金属铸造领域、金属切削及刀具领域、电机及其驱动控制领域实现技术领域国内10多项唯一或领先创新成果。新时代,学校将围绕服务电线、电缆、电气、新能源汽车等现代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开展核心技术研究。
服务地方 为龙江装备制造业发展赋能
2019年9月10日,第35个教师节,哈尔滨理工大学报告厅里,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在全场经久不衰的掌声中走上领奖台,被授予学校“终身荣誉教授”,他便是“刀王”李振加。
提起李振加,哈尔滨电机厂、第一重机厂的老师傅们至今记忆犹新。40年前,他将实验室搬到工厂里,带领着企业技术人员历经五年科技攻关研制了我国第一个重型可转位刀片,当时创造年经济效益达675万元,为龙江制造业修炼“内功”打下基础。“刀王”的名号由此传开。
目前,团队与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等三十多家企业合作,开发刀片、刀具等5大类350个规格产品,解决了大型、复杂零部件加工等9项关键技术,解决了航空发动机、大型水电建设工程、汽车制造、大化工设备、核电站设备等国家重点项目机械加工中的关键技术。
2005年,李振加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切屑控制与刀具失效机理的研究、系列产品开发与产业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以刀具产品为主获得的国家级最高奖励,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断屑理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我舍不得离开学校,更离不开这片培养我的黑土地。”面对很多外企、院校抛来的橄榄枝,李振加一一谢绝。不仅如此,他培养的学生多数也循着老师的足迹,扎根龙江大地,为黑龙江制造业的转型、发展赋能。
机械动力工程学院院长刘献礼教授便是其中一位。“工之道,实为本,新为上”,在刘献礼办公室里挂着这样一幅字。“学习、教书、搞科研就要唯实创新;做人、做事、创事业就要守正鼎新。”刘献礼说。
“九五”到“十五”期间,我国刀具行业发展处于低迷期,很多大学选择了新的研究方向,科研院所也纷纷转行。但刘献礼与他的团队选择坚守。“黑龙江是装备制造业大省,这里的企业有需求,在这儿有用武之地。”通过与企业长期合作攻关,他先后完成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近百项,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10多项。
据统计,建校70年来,哈尔滨理工大学为国家培养逾20万人才,其中有近7万人扎根黑龙江,服务发展建设。一大批以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哈尔滨电站集团研究院首席专家陈润年为代表的哈理工校友,为学校赢得了“现代工程师”的摇篮和我国电线电缆行业“黄埔军校”的美誉。(光明日报记者张士英 通讯员刘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