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我们应该树立新的自信,民族的自信,充分发挥我国体制机制上的优势,积极推进生物技术在生命科学深度安全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创新。”
11月2日在苏州举行的2020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表示,“要以应用需求带动基础研究,在生命科学领域打造出更多的科技成果、国之重器,为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在新冠肺炎仍然肆虐全球的大背景下,与会院士专家和政府管理部门都对新冠肺炎疫情中生物技术发挥的作用高度关注。
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徐南平介绍说,疫情发生以来,按照党中央部署,国务院成立了科技部牵头的科研攻关组,聚焦临床救治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以及动物模型五大方向,形成了全国一盘棋的科研攻关格局,取得了一批切实管用的成果。
我国第一时间分离出病毒并进行基因测序向全世界公布,我国的检测试剂基本能满足疫情防控需求,共有200多个试剂在全球获得准入,占全球三分之一左右。
疫情发生以来,全世界都没有防控新冠肺炎的特效药,而我国实行中西医结合,筛选出一批新老药物,有效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亡率,截至目前,我国已经连续172天没有死亡病例。
我国的疫苗研发覆盖了全球主要技术路线,整体居于全球第一梯队。目前,我国共有13个疫苗进行临床试验,其中4个疫苗进入Ⅲ期临床试验。
徐南平指出,在关键时刻能够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与我国在生物技术领域长期积累分不开。“十三五”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生物技术领域的创新投入,通过国家的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主要科技计划,五年累计投入中央财政经费730亿元左右,2019年我国生物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居全球第二位和第一位。2019年,我国在生物技术领域发表论文115万篇左右,比2018年增长23%。
预计到2030年,我国生物产业占GDP的比重将达到15%左右,“这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生物技术的经济属性,加大研发投资,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提升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徐南平说。
生物技术正成为信息技术之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制高点和产业变革的新的引擎。
徐南平表示,当前人类突发疾病频发,重大慢性疾病成为头号的健康威胁,人口老龄化程度急剧加速,这些问题都需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我们必须坚持“四个面向”,把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作为生物技术领域最重要的任务,加快补齐短板,提高创新能力,使人民生存质量、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据悉,本次大会设置了3个大会报告、26个分会、3个闭门会及重磅发布等活动。共有30余位生物技术领域院士、300余位演讲专家,以及来自国家和地方政府管理部门、产业园区和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专家学者和嘉宾共计2000余位,共话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发展。
苏州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今年明确将其列为“一号产业”重点打造,对标波士顿打造万亿级“中国药谷”。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国药谷”的核心承载区,已成为我国发展水平最高、竞争力最强的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园区目前在生物医药领域已集聚了20多家全球顶尖高校院所和创新机构,集聚了多位诺奖获得者在内的专家顾问团队、数十位中外院士领衔的重大创新团队和100多位生物医药类顶尖人才团队,以及4万多名生物医药领域高端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园区生物医药企业超过1400家。(记者张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