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世界5G大会“行业应用创新论坛”公布了我国5G十大应用案例。据悉,5G十大应用案例从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6项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涵盖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健康、智慧交通等多个行业,以成功的应用案例展现5G深耕行业,以科技成果落地实践凸显科技创新赋能社会进步,助力推动5G示范应用场景的复制与推广。
此次推出的5G十大应用案例分别是:云南玉溪新兴钢铁5G数字孪生透明工厂、基于5G的“上车即入院”服务、三一重工北京桩机工厂5G智能制造、山西潞安化工集团新元煤矿5G智慧矿山、山东青岛港5G智慧码头项目、江苏南京滨江全球5G智能制造基地、广东省南方电网5G智能电网、基于5G的远程眼底激光手术、广东广州地铁5G+智慧地铁项目(线上)、浙江桐庐莪山畲族5G示范应用第一乡。
在论坛上,科技部重大专项司副司长邱钢表示,5G赋能各个行业的产业升级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提升我国乃至全球产业数字化的水平,本次活动当中涌现出来的解决方案对5G加速落地千行百业起到示范、带动、引领、促进作用。5G应用本身也是研发和创新,正在艰难探索当中,需要大家共同坚持,沉下心来深入到每个细节当中。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刘郁林表示,5G十大应用案例,来自我国5G行业应用的第一线,展现了赋能重点行业的优秀实践。下一步各方要形成合力,推动5G应用从“样板间”向“商品房”加速转变,从先导行业向千行百业规模推广,加速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顾瑾栩表示,当前5G行业应用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但大规模复制扩展的成熟应用可望快速涌现。截至目前,北京建设5G基站数量超过5万个,目标是到2023年前后能够实现从基站的全覆盖到应用的全覆盖。北京的5G应用在自动驾驶、场馆建设、数字经济等领域蓬勃开展,将充分发挥5G一业带百业的作用,预计2022年北京市5G产业将收入2000亿元,拉动信息服务业、医疗、超高清视频和无人配送超过1万亿元。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科技委秘书长、未来移动通信论坛常务副理事长张新生表示,从5G的发展实践来看,2019年商用到今天历经两年,可以说人们关注5G的重点已从5G的建设、商用转向如何推动5G在垂直行业的应用。今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两个要求:尽快在各行各业推广应用;能够复制和示范。
十大应用案例简介
1.项目名称:基于5G的远程眼底激光手术
作品概述:我国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优质医疗资源匮乏,在各医疗专科中,眼科医疗技术含量高、基层需求强烈,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痛点更加突出。近5年眼科市场平均增速高于15%,市场总体规模在80亿元左右。基层医院医生大多数不具备眼底激光治疗的能力、基层医疗机构缺乏良好的激光治疗技术,与庞大的眼底病(尤其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就诊人群之间存在巨大的供需矛盾。为更好服务全国眼科保健事业,解决基层优质眼科资源匮乏的痛点,中国移动携手北京协和医院,基于5G打造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业务高效协同的远程眼科医疗服务体系,包含一张连接协和医院与基层医院的5G医疗专网、一个全面支撑业务应用与数据汇聚的远程医疗平台、四个专业的远程医疗应用服务(5G眼底激光手术、远程会诊、远程示教、远程辅助诊疗)、N个便捷接入的5G医疗终端。该项目的创新点包括:突破了传统网络(4G、WLAN、有线等)对开展眼科远程医疗的技术瓶颈;探索了一套医院5G远程眼科医疗的创新业务规范;实现了一例优质医疗资源借助5G+AICDE技术下沉基层的深度融合创新;落地了一项5G“杀手级”应用,为智慧医疗发展提供了新动能。项目建成后,中国移动支撑北京协和医院常态化开展5G远程眼科手术治疗,服务浙江、吉林、新疆等基层患者,惠及百姓民生,取得了全球首例5G远程眼底激光手术、全球最长连续5G手术验证“两项全球第一”;支撑国家卫健委完成援非“光明行”任务,开展北京协和医院与纳米比亚温得和克中心医院的远程眼科会诊;共同在国际眼科医学专业期刊《JAMA Ophthalmology》上发表了题为《The Application of 5G Technology to Conduct Real-Time Teleretinal Laser Photocoagulation for the Treatmentof Diabetic Retinopathy》的高水平学术论文。5G技术的到来,成为了促进医疗信息化变革的关键动力。本项目为5G医疗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极大拓展了手术救治范围,将有效服务于基层及偏远地区患者,对助力远程医疗发展、降低患者医疗成本、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社会效益显著。中国移动将携手更多龙头医院,合力构建服务全国的5G智慧医疗体系;实现院内服务智慧高效、院间协同高效、医患高效交互,提升我国优质医疗资源服务效率;依托5G智慧医疗体系,推进5G智慧医疗规模化发展。
2.基于5G的“上车即入院”服务
作品概述:通过基于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NB-IoT、eMTC、5G)的大带宽、低时延、广覆盖、大连接的病情信息实时传输通道,将患者,急救机构、医疗机构、医疗行政部门等多方主体紧密衔接,完成各类“预、救、诊、康、研”平台的实时对接,实现基线数据的共享。首先对传统急救车进行改造,将现场的数据信息同步反馈到医院,医院通过显示屏、VR眼镜等设备提前掌握病人的情况,并为现场提供指导、诊疗,实现“上车即入院”服务。
3.江苏南京滨江全球5G智能制造基地
作品概述:中兴通讯全球5G智能制造基地,自建设之初就确定了打造5G智慧工厂,打造云、网、业三位一体的智能制造标杆,生产制造全方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并与5G技术深度绑定、融合,探索5G+工业互联网切实降本增效场景、攻克工业现场高要求5G网络技术难题。在中兴通讯江苏南京滨江5G制造基地,发往全球超过60%的5G基站于此生产。经过一年多的打造建设,基地部署了AGV小车、8K机器视觉、机械臂、数字孪生、智能仓储等全场景泛5G应用,目前已经实现生产不良率降低53%,生产效率提升27%,生产周期降低了13%。通过该样板点和实验点的打造,联合南京市江宁区政府成立“5G+智能制造”技术服务平台,同时依托滨江区位优势,旨在带动方圆300公里内的产业链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中兴通讯全球5G智能制造基地将带动南京市乃至江苏省通信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并具备向全国5G+工业项目辐射能力。
4.云南玉溪新兴钢铁5G数字孪生透明工厂
作品概述:中国是钢铁大国,但距离钢铁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主要差距为:发展不均衡、行业基础薄弱、智能化尚未成为主要生产模式。未来几年内,产业重组、节能减排、智能升级将成为钢铁企业的主要发展趋势。云南玉溪新兴钢铁目前具备年产200万吨的生产能力,人均产能达到630吨/年,在今年并入宝武集团后,距离宝武人均产能1200吨/年有较大差距。玉钢目前大多生产环节仍依靠人员现场操作,主要采用传统的ERP+MES+PCS+PLC架构来实现生产自动化及信息化。各环节的有线网络单元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数据不能无缝流通,效率较低。如何让设备“开口说话”、让机器自主运行、让企业更有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目标。基于此,该公司采用了打造5G数字孪生透明工厂来实现玉钢的目标,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建设工厂的数字孪生体,以孪生体为基座,将IT、CT和OT域之间原来不互通的信息在孪生空间进行交互,让数据在厂区内实现全流程流通,通过搭建全流程的虚拟生产系统,实现生产全过程数字化,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5.三一重工北京桩机工厂5G智能制造
作品概述:从1个场景到多个场景叠加,多终端7*24小时运行,5G数字化转型为三一重工带来持续收益。包括5G+视频+AI(三现视频,现场、现实、现物)、5G+数据采集(能耗管理、设备互联)、5G制造物流(5G+AGV、立体化堆垛机、叉车)、5G+VR/VR(远程维护和指导、培训、辅助装配等)、5G机器视觉、5GC2C控制、5G云化PLC控制等7大类应用。
6.广东广州地铁5G+智慧地铁项目
作品概述:本项目应用5G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打造5G+智慧地铁,发布了“智慧地铁功能等级”体系,推出全系列的5G智慧地铁解决方案,加速轨道交通产业数字转型、智能升级、智慧延展,在全国轨道交通树立标杆。项目基于5GSA网,集中应用了网络切片、边缘计算、室内高精度定位等最前沿的5G关键技术,在广州塔智慧地铁示范站建设了地铁行业专网,实现敏感数据不出地铁、超低时延及超高带宽,承载了七大项示范业务,打造了地铁行业专网业务应用模式,为后续规模化复制推广做好准备。本项目首次发布全球首个地铁5G切片网络,并率先实现全球首个无线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硬隔离切片方案。解决方案涵盖了5G商用终端、5G基站、承载及5G核心网,构建了端到端的5G地铁切片,标志着5G切片专网技术正式在地铁领域展开应用。以地铁5G智慧车站为切入点,项目将继续在车站运营管理、乘客出行服务、列车基地维修等3大领域开展5G应用深度合作,继续深挖地铁领域5G应用价值。
7.项目名称:广东省南方电网5G智能电网项目
作品概述:中国移动依托联合南方电网打造5G智能电网项目,验证5G承载智能电网业务的技术可行性,从多方面提升电力尤其是配电网的智能化水平,切实解决配电网等各地低时延控制、高精度授时、大带宽承载、高频次采集、最后一公里光纤建设难度大等问题,为后续5G在电力行业乃至其他行业的商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8.项目名称:青岛港5G智慧码头项目
作品概述:实现5G网络与工业以太网标准Profinet之间的对接。该项目提供协议转换模块,运用协议解析、中间件等技术兼容ModBus、OPC、CAN、Profibus、以太网标准Profinet等各类工业通信协议和软件通信接口,实现数据格式转换和统一,实现设备的信息集成与协议转换能力,完成不同设备或者管理控制系统的互联互通。5G上行大带宽特性落地商用,实现100Mbps以上上行带宽传输,满足视频监控要求。5G低时延特性落地商用,满足港口自动化码头的PLC控制端到端时延要求。精准的PLC控制,满足往返18ms需求。引入工业网关完成工业以太网与5G移动网络的适配并且给PLC控制信息和视频信息配置不同的优先级,确保大带宽上传数据的同时不降低PLC控制信息的传递时延。5G高可靠性连接应用实现。可靠连接是港口作业、工业控制、自动驾驶的基本要求。提高数据的传输可靠性的手段有很多,提高发送功率、减少传输距离,消除干扰与噪声,以提高接收信噪比为核心。具体的方案包括重复发送、快速链路跟踪、小区间干扰抑制、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2021年8月6日至8日新型信道编码、波束成形、跳频等。本次项目验证应用了多种提升连接可靠性技术满足了系统可靠性要求,包括:自适应时域重复和多链路重复、多点传输、新型的信道编码及波束成形技术等。
9.项目名称:山西省潞安化工集团新元煤矿5G智慧矿山项目
作品概述:通过研发“矿用5G基站”“基于MEC的煤矿5G专网架构”“超千兆上行5G功能”“矿用5G终端”等5G新产品、新技术,开通全国首个智能煤矿园区井上、井下一体化5G专网,部署煤矿井下5G+综采面控制、5G+巡检机器人、5G+远程掘进、5G+井上井下协同等多项5G+智能煤矿应用,验证了5G智能煤矿井下专网的技术可行性,确认了5G技术可加快煤矿智能化减人增效效果,同时独家研发的“超千兆上行5G”等新技术显著提升了煤矿5G专网性能和方案性价比,为行业打造了5G智能煤矿应用的样板房,引发了行业内外、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推动了5G智能煤矿产业加快发展。“1+1+N”5G智慧矿山整体解决方案:“1”张5G网络根据煤矿井下通信的特殊性,以保障煤矿5G设备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5G高性能为出发点,部署煤矿井上、井下一体化5G专用网络。目前已完成井下机电硐室、综采工作面SA+MEC模式的5G网络搭建;研发了矿用5G基站、终端、模组、CPE、5G矿用天线;首创“5G超千兆上行解决方案,上传速率1000Mbps”,满足工业“上传下控”的典型需求,满足单站50路4K高清视频同时回传。“1”个数据平台面向矿山行业,中国移动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对卡、终端、数据的感知、采集、分析、管理、控制、能力开放等,以卡连接管理能力、设备接入管理能力、应用使能技术作为基础,为5G技术结合矿山场景进行应用研发和实施提供统一的平台支撑和服务。“N”项5G应用中国移动依托自身领先的5G技术,结合终端及平台能力,打造类型丰富的井下物联网连接及应用,形成多样化的应用切入,助力“智慧矿山”的实现。目前依托5G网络技术,实现了井上井下协同、5G+综采机控制、5G+掘进机控制、5G+无人巡检轨道机器人控制等。
10.项目名称:浙江桐庐莪山全国少数民族5G示范应用第一乡
作品概述:“全国少数民族5G示范应用第一乡”建设周期为3年,即2020年启动至2022年底基本完成。主要构架为“1+3+N”。“1”即打造一个“乡村智脑”,对接市县城市大脑数据,整合目前在建的社会治理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全域旅游接待中心等四大平台资源,建成适应山区乡镇集成管理的信息化智慧系统。“3”即围绕产业、民生、治理三个维度,实现5G全区域覆盖、全产业融合、全场景应用。“N”即实现“N”个具体5G场景落地应用,如:“农田共生”智能系统驾驶舱、农产品区块链溯源、水源监测管控等。实施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20年7月至12月,实现5G全区域覆盖、完成“乡村智脑”基础框架建设及部分应用场景落地。第二阶段,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基本完成数字农业、数字文旅、数字生态、数字治理、数字健康、数字教育、数字服务、数字办公等8大5G示范应用体系建设。实施分为第三个阶段,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完成以“乡村智脑”为总核,围绕8大应用体系,通过“N”个具体场景落地融合,基本实现乡村振兴5G赋能的全区域覆盖、全产业融合、全场景应用,打造“全国少数民族5G示范应用第一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