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科技亮点令人期待

北京冬奥会期间,2地3赛区所有场馆及连接场馆的道路将实现5G全覆盖;冬奥气象预测系统将实现“百米级、分钟级”精准气象预报;云转播技术赛时将与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OBS)合作,在“云顶滑雪场坡面障碍技巧”项目上提供制作“子弹时间”效果……

在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还有78天之际,北京冬奥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新技术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筹备与赛时的应用情况。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部长喻红表示,北京冬奥会上的科技亮点让人期待。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介绍,在“科技冬奥”专项支持下,今年2月、4月举办的“相约北京”测试活动中,已有37个项目的133项新技术成果在测试赛中落地应用;从10月开始,“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又有61个项目228项技术陆续在测试赛、运动员训练及冬奥会相关筹备工作中测试应用。“科技冬奥”参与各方正在努力将北京冬奥会办成科技含量最高的一届冬奥会。

场馆建设是举办冬奥会的基础条件,围绕赛道和场馆设计建造,重点解决了雪车雪橇赛道、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和速滑馆等场馆设计、建造和运维技术难题。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是北京赛区唯一新建的场馆,采用世界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四分之一;被称为“雪游龙”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采用“毫米级”双曲面混凝土喷射及精加工成型技术,1.9公里赛道一次性喷射浇筑成型;国家游泳中心由“水立方”转为“冰立方”,应用装配式快速拆装和调平动态监测技术,20天内完成“水—冰”场地转换;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鸟巢正在变身为数字、低碳、智能体育场馆……

转播在现代奥运会中不可缺少,它让世界各地的奥运粉丝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感受运动员的精彩表现。由于有了5G信号覆盖,转播也有了新的模式。

“通过云转播5G背包,可直接将前端设备采集的视频信号实时上传到云平台,实现高清视频即拍即传。在混合采访区,利用远程遥控摄像系统,实现媒体记者跨空间采访。”喻红表示,云转播技术在助力远程编辑制作实现“轻量化”转播的同时,也有利于疫情防控。

绿色、低碳、可持续是本届冬奥会的办赛目标之一。为实现北京冬奥会碳中和,8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张家口赛区进行了测试。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赛时将在延庆、张家口投入700余辆氢燃料大巴车提供交通服务保障,试制的氢燃料电池应急电源发电车将替代柴油发电车,已在国家速滑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测试备用。

此外,北京冬奥会境内接力火炬将全部应用氢燃料,以玉米、薯类及秸秆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材料生产的可降解餐具,将代替塑料制品为冬奥会提供相关服务。

奥运会的组织者也在新技术的应用中感受到工作模式潜移默化的转变。

喻红介绍,运用场馆三维仿真,工作人员可在线上进行业务领域流线、区域的规划和设计,进行媒体摄像机位的模拟部署等,实现在线踏勘,线上协同设计,不仅成为疫情下的技术支撑,也是常态下提高工作效率的技术手段。

同时,视频会议的远程同声传译功能,为疫情下远程国际会议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智能会议翻译系统,支持多语种实时语音转写、多语种互译;语音识别翻译技术可辅助沟通无障碍。(记者何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