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以下简称WWF)与广东省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联合发布《中国公众生物多样性认知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对国内十大一线、二线城市以及全国五大区域的三线、四线城市的共计3000位公众开展调查,考察其在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态度以及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行为三大方面的情况。发布会现场,来自林业、环保、教育、出版与媒体等单位的50多位参与者共同见证了报告的发布。
“有效的公众参与自然保护必须建立在科学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之上。加强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和理解,一直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重要目标。从全球来看,当前公众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理解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马广仁说,“这份调查报告具有很强的开创性,对我国更好地开展生物多样性宣传教育工作有着特别的价值。”
WWF北京代表处副总干事周非表示:“WWF一直认为公众是形成‘自然向好’的重要力量,我们需要与时俱进,了解不同群体对自然保护概念的认知和态度,采取行动保护自然的意愿及其原因,摸索最适合的媒体平台与传播手段,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以公众为对象的传播与倡导工作。期待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召开之际,这份报告能贡献于生物多样性的公众传播等工作。”
据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环境教育项目经理陈璘介绍,本次调查主要围绕公众生物多样性意识、态度、行为三部分展开。调查发现,91%的受访者听说过“生物多样性”一词,但大部分受访公众对生物多样性表现出识词不明意和理解有偏倚。仅有34%的公众表示知道其含义,并且对生物多样性三个主要层次(物种、生态系统、遗传)认知的广度、清晰度以及对其和日常生活的关联度的认知均有较大的提高空间。
受访者普遍认为“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宏大、重要,有着科学和现实意义,但与普通人生活相关性不高的专业议题,并且认为“生物多样性”现状堪忧,但对未来改善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85%的受访者认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牵头者和深度参与者仍然是政府,主动关注和参与的意识尚较薄弱。
陈璘说,调查报告的目的并非评价公众生物多样性的意识、态度和行为等认知水平,而是期望通过对客观现状的系统了解和深度分析,寻找原因、比较触媒,探索可能的提升渠道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