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生态环境部“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近年来,上海市崇明区大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聚焦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最终处置等多个方面,不断推进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化发展。
造景聚“绿”
厚植生态底蕴
沿着三双公路一路向北,便来到了崇明港西镇协兴村口袋公园,顺着步道前行,亭、台、水、榭映入眼帘,树木葱绿,景观丰富,推窗见绿,一步一景,仿佛置身于一座小型的“古典园林”。
这是崇明今年最新打造的“口袋公园”。它位于港西镇协兴村综合服务点南侧,占地面积约3700平方米,绿化种植2580平方米,绿地率69.8%,依托现有凉亭、长廊、木平台,打造成了具有亭、台、水、榭元素的小型古典园林。公园由入口景墙、儿童乐园、境心亭、公共厕所、健身场地等9个部分组成,形成了集生态、娱乐、游玩、休憩于一体的“家门口”好去处。
据了解,2024年崇明新建绿地30.1公顷,其中公园绿地15.08公顷,绿道9.1公里,立体绿化17181平方米;新增城市公园1座、口袋公园8座,完成乔松路(鼓浪屿路—佘山岛路)绿化特色道路创建工作,崇明环境容量稳步提升,绿色生态实景图更加清晰。
持续构建“无废细胞”
打造最小“绿色”单元
“无废细胞”是“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通过采取有效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培育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社会生产生活各类组成单元,包括机关、企业、医院、商场、社区、村镇、家庭等。
早上六点半,在堡镇邮政支局的快递点,工作人员开启了繁忙的一天。卸货、入库、分拣、运输。一个个包裹传送而来,这些看起来普通的包裹,其中的“绿色价值”不容小觑。
走进营业网点,记者看到,大厅内设有瓦楞纸箱收集区,工作人员将市民丢弃的快递纸箱进行收集,前来邮寄包裹的市民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用。
此外,在大厅另一处,记者还看到了循环快递箱,据工作人员介绍,循环快递箱是崇明邮政目前推广使用的快递箱之一,它采用魔术贴的方式进行封装,具有轻便、耐用、易折叠等优势,可以承受多次使用,降低环境负担。正常情况下,该材质的循环箱使用寿命可达3年。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打包所使用的均是可降解塑料胶带和包装袋,同时,在满足寄递要求的情况下,优化打包方式,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操作,减少包装材料使用,降低资源消耗,包裹不再进行二次包装率已达到95%。
堡镇邮政支局是今年崇明创建的“无废快递网点”之一。通过提升快递包装循环化、无害化、减量化水平,实现快递网点资源化利用充分、循环利用率高、无害化资源处置等目标。目前,该网点纸箱循环使用率已达100%,电子运单使用率达100%。
自去年崇明正式启动创建“无废细胞”以来,经过一年的时间,目前崇明已成功创建“无废工厂”“无废机关”“无废校园”“无废医院”“无废快递网点”等29个“无废细胞”,从打造各类最小“绿色”单元为出发点,以“无废细胞”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原标题:上海崇明区: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