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今年累计完成营造林123.4万亩

记者从河北省林草局获悉,近年来,承德市林草局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拓宽林草资源价值实现路径,绘就了一幅绿美富民的美丽画卷。

以“营林”为基础,厚植绿色家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造管并举、质量并重原则,承德市以治理坝上沙源和滦河、潮河流域为重点,依托国土绿化试点项目和“三北”工程,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升级现有林草生态系统,集中力量实施绿化攻坚。在造林上,优先使用乡土树种、常绿树种、彩叶树种、经济树种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强的树种,总结出了瘠旱山地抗旱节水造林技术、深栽遮阴造林法、干旱阳坡造林绿化配套治理等实用绿化模式。在营林上,根据立地条件、林分状况和培育方向,因林施策,实施以目标树为框架的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留足生长空间,培育大径材林,森林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今年以来,承德累计完成营造林123.4万亩,修复退化草地治理22.58万亩,构筑起拱卫京津的“绿色长城”。

以“护林”为保障,筑牢安全底线。为切实筑牢林草资源安全屏障,承德市覆盖全域、触角到村的林长组织体系,共设立四级林长13142名。起草《承德市林长制河湖长制条例(草案)》,制定林长巡林、护林员管理等9项制度,实行“5单2函”管理,集中力量做好森林草原防火、有害生物防治、林草资源监管等重点工作。全市推行科技防火,已连续30年无特大森林火灾。依托48个防火战区,全面建立“半小时扑救圈”,实施“135火情推送打击机制”,全面提升林草防灭火能力。严格落实“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治机制,全面阻截松材线虫病等外来有害生物向承德蔓延,2024年完成有害生物防治面积53.8万亩,实现有害生物成灾率为“零”。在资源监管上,承德市推行林长网格与森林草原防火网格“双网”融合,四级林长与24176名护林员、650名技术员、509名警员,构建起“一长+三员”22716个责任网格。探索建立“林长+检察长”“林长+河湖长”协作体系,强化部门联动协同。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林长巡林44.47万次,发现并解决问题2483件,行政处罚立案查处271起,案件数量同比下降14%。

以“用林”为红利,展现生态价值。承德市通过政府主导、培育龙头、典型示范等系列举措,不断打造林下发展新业态,初步形成了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四大产业体系。一是林果产业做优做强。围绕燕山板栗、冀北山杏、坝上沙棘3大产业集群,实施兴隆板栗提质增效、平泉山杏改接、围场宇航人沙棘及其他果蔬干粉及功能饮品生产扩建等项目,新发展干果经济林1000亩、提质增效15万亩。二是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立足“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推进丰宁云慢疏林大草原、云雾山、京北第一草原等景区高端民宿、景区改造项目,吸纳资金1.2亿元。三是林下经济势头强劲。突出抓好宽城化皮溜子仿野生中药材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同步推进承德县林下经济中药材和丰宁满族自治县林下种植苍术等项目,持续扩大林下特色产业规模,全市新发展林下经济经营面积4万亩,总面积达到30万亩。四是碳汇开发不断推进。对域内108个监测样地开展样地复位,启动御道口林场CCER造林碳汇和滦平国有林场总场CCER营林碳汇试点项目开发工作;塞罕坝生态开发集团作为河北唯一符合条件的企业被国家认监委受理公示(全国仅29家);开发完成承德县村级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发电项目,实现交易25292吨、174.5万元,累计达到111万吨、6184万元,占河北总交易额的84%。

以“活林”为引领,激发发展活力。围绕国有林场“再建功立业”,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承德市国有林场“再建功立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以6个方面、18项具体任务,加快实施扩绿提质、资源保护、科技兴林、生态产业、固本强基五大工程,稳步推进9家全国国有林场试点建设,充分发挥生态建设主力军作用,持续为河北林草发展注入新动能。

原标题:河北承德今年累计完成营造林123.4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