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柳,是一种生命力极为顽强的植物,遍生在我国西部沙漠、戈壁、高原等荒漠地区。它根系发达、树形婆娑,是防风固沙的先锋;它花色艳丽、花期很长,是装点荒原的使者;它浑身都是宝,根部可以用来接种中药材肉苁蓉,细嫩枝叶不仅可以入药,还是骆驼、山羊的优良饲料。
在雪域高原,人们更赋予红柳一种象征意义,常用来比喻坚韧挺拔、为国戍边的边防军人和挺膺担当、默默奉献的建设者们。在这些建设者中,就有许多是地质工作者。
不久前,听说建设于西昆仑腹地大红柳滩的野外地质工作营地投入使用,还有一个锂铍找矿项目组依托这个营地,正在奇台达坂附近海拔5500多米的区域执行找矿任务,我便产生了想要上去看一看的强烈念头。这个地方既然叫“大红柳滩”,想必有不少红柳。我期待见到像红柳一样坚韧的地质队员,也盼望看到雪域高原上像地质队员一样朴实的丛丛红柳。
8月中旬,我的愿望终于实现。
要上到大红柳滩,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目前,通向大红柳滩的只有唯一的一条公路——新藏公路219线。走过这条路的人都说,这是一条极为艰险也极为雄奇、走过一次就永生不会忘记的“雪域天路”。
我们先到达新疆叶城,第二天一早,再从叶城的“新藏线零公里”处出发。从这里到大红柳滩有486公里,距离虽然不算远,但要翻越4个达坂,通过多处高海拔、深切割的无人区,海拔也将从1300米陡升到4300米。还好,一路上总体顺利,没有碰上雨雪天气,也没有遭遇山体滑坡,唯一一次遇到的大堵车,司机也很快驾车从停滞的车流中穿了出来。同事们的身体也争气,没有人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汽车沿着喀拉喀什河滩边的219国道一路向东,下午6时许,我们拐过一个“v”字形的弯后,眼前豁然出现一片开阔地带,司机师傅说:“大红柳滩到了。”
不远处停着一辆车,有两人立在车旁。一位是项目组负责人杨伟光,今年才30岁,看上去很精干。另一位是营地负责人于大棚,身材魁梧,一副敦厚朴实的样子。他们担心我们找不到营地,是专门赶来带路的。
汽车很快驶进了这个高原小镇,拐了几个弯,就停在了大红柳滩野外地质工作营地前。这是建立在喀拉喀什河滩上的一个独立营地,立着三排红白相间的整齐排列的集装箱式方舱,四周用铁丝网围成一个独立的院落,入口处的一侧停放着几辆汽车,北边空地的中央立着一根高耸的旗杆,旗杆上的国旗在蓝天映衬下显得分外鲜艳。
营地工作人员和项目组的同志见到风尘仆仆的我们,也都非常激动。我发现他们都很年轻,脸颊上都略带高原红,嘴唇也有些干裂起皮——这是长时间在高原工作留下的印记。
我们在车上坐了一天,没有冷的感觉,一下车明显感到寒意袭来,赶紧穿上棉大衣,真正印证了在高原地区一天有四季,风沙随时起,中午热得穿短袖,早晚必须穿大衣。
我们首先察看了营地设施,了解了建设和运维的情况。看着这座在海拔4300多米的西昆仑腹地——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的热土上,建立起的第一个标准化野外地质工作营地,心情都十分激动。听着工作人员的介绍,更被他们为了建设好营地而体现出来的拼搏精神、认真态度,及所秉承的以人为本、精细节约的理念所感动。
营地里有住宿方舱,分单人间、双人间、四人间3种规格。房间虽小但功能齐全,目前最多可供24人住用;有工作方舱,既是会议室,也是大家的办公室,还是餐厅和文体活动室,集多功能于一体;给氧方舱与其他方舱通过管线相连,让队员们在高原地区也能实现“吸氧自由”,还可随时为便携式氧气包充氧;炊事方舱、洗漱方舱、淋浴方舱、卫生间方舱也都独立设置,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此外,营地还充分考虑到高原肺水肿等高原病的紧急救治问题,与一家直升机公司签订协议,在营地后侧修建了直升机停机坪,一旦出现意外,直升机可以及时上来实施救援。
找矿打胜仗,保障是支撑。这处营地的建成不仅解决了野外保障难题,更重要的是,地质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精力得到更好保障,延长了有效工作时间,对于实现找矿突破意义重大。
在与项目组的同志们座谈中,我们详细了解了项目安排、工作进展以及每个人的生活情况。一个多月的时间,工作已经有了很好的进展,大家的关系也处得像兄弟一样融洽。空闲时间,每个人都在坚持学习。有的同志克服家庭困难来此工作,还有两名同志野外工作结束后将举行婚礼……他们对困难讲得很少,讲到了也只是轻描淡写。通过他们的讲述,我在脑海里渐渐拼接出一幅图:那是在数十公里之外、平均海拔为5500多米的生命禁区,地质队员们奋力找矿的图景。
在海拔5500多米的无人区开展工作,上山前要仔细盘点携行装备。地质锤、罗盘、掌上机、放大镜、测绳、样品袋、记号笔、野外记录簿、野外手图等野外地质工具,北斗手持机、卫星电话、对讲机、高音哨、应急灯、睡袋、保温毯等安全保障设备,饮用水、压缩干粮、方便面等饮品食品,氧气瓶、速效救心丸、葡萄糖等高原应急药品等,一样都不能少。高海拔地区十里不同天,暴风雪、沙尘暴、雨夹雪、冰雹说来就来,气压和氧气含量很低,如果准备不充分,一旦出现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早上6点,太阳刚刚升起,队员们就驾驶着汽车一路向东,朝着工作区进发了。在219国道上行驶一小段,很快就转向高山之间的沟谷,依靠罗盘等工具导航爬坡越坎,大约需要两个小时,才能到达工作区。
工作区里,陡峭的山坡上铺满了风化破碎后的片岩,犹如给雄伟的大山穿上了黑色的鳞甲。队员们主要开展两项工作:一是开展地质调查,通常两人一组,一人负责纸质版记录和采样,另一人负责路线引导和用掌上机进行数据采集,按照设计路线进行PRB地质路线记录、拍照、素描、样品采集等,沿途发现的矿化点露头、矿化蚀变带、构造变形等要进行重点描述和记录。二是岩石地球化学剖面测制,需要大家协力才能进行,包括前测手和后测手各一人,记录数据一人,样品采集和背样两人。每个环节都必须严谨认真,每到一个区域都要采集样品,每个数据、每个样品对下一步工作的开展都至关重要。
在工作区的每时每刻都是在挑战极限,也是对队员们体能和意志的重大考验。午饭就在山上解决,就着热水啃干馕是家常便饭。许多地方积雪覆盖,许多地方岩石破碎,许多路线坡度很陡,背负着工作装备、通信器材、应急食品和岩石样品,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遇上突如其来的风雪,那种压迫感更让人难以呼吸,即使做好了保暖防护,也抵挡不住寒风的穿透。
一天工作结束,在下山返回营地的路上,也常常会遇到险情。高原冻土经过阳光加热,有的地方变得松软,遇到车轮重压后,很快形成沼泽,处置不当极易造成陷车。有一次,队员们陷车后自己无法脱困,是营地及时派来拖车,才把他们解救出来……
这样的工作场景,对于没有上过高原的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但对于队员们,则几乎是每天的“功课”,像在单位上下班那样平常。
在会议室的图板上,有一张项目组同志在工作区与国旗合影的照片,让人看后心生感动。“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在这巍巍的西昆仑,每一次上山都是对毅力、体能、技能的考验,也是对信仰、信念、信心的熔铸。
我国是矿产资源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矿产资源安全事关国家战略安全。经过几十年的勘查开发,传统的易发现的矿产资源已基本被勘查完毕,要找到新矿、好矿、大矿、紧缺急需的矿越来越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向高海拔、深切割,过去难以开展、工作程度很低的地区拓展延伸。矿产在山巅,责任在山巅。这是地质工作者挺进高原、寻找矿藏的价值和意义。我问项目组的同志们,到这样艰险的地方找矿觉得苦不苦?他们的回答是,国家发展需要矿藏,他们就挑战自我,勇攀高峰。
座谈结束,吃过晚饭后,时间已经很晚了。营地的发电机还在低沉地轰鸣着,给寂静的大红柳滩增添了一些热闹。我们被安排住进了方舱宿舍,来一次野外营地的亲身体验。房间里的供氧仪显示着当前的气压和氧气含量,氧气弥散口发出极轻微的“嗞嗞”声。我躺在干净整洁的床上,用吸管专门吸了一会儿氧,虽然身处海拔4300米的高原,并没有明显的不适感。说句心里话,在高原、在野外,能有这样的住宿条件,太让人欣慰了。
我想起喀喇昆仑山上有一个神仙湾哨所,这个被中央军委授予“喀喇昆仑钢铁哨卡”荣誉称号的哨所,其实距离大红柳滩营地很近。几十年来,一代代边防战士为祖国奉献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边防军人为国戍边的英雄赞歌。边防战士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戍边,地质队员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找矿,他们都以根植大地的刚毅、无惧风寒的不屈、耐受寂寞的执着、甘于奉献的情怀,坚守着祖国辽阔壮美的雪域高原,他们都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第二天早上,天气很好,我有时间去营地的周边看看,却没有找到红柳。我有些纳闷,大红柳滩怎么见不到红柳了?在下山返回的路上,我有些不甘心,于是给项目组负责人小杨发去了微信,询问他,现在大红柳滩还能见到红柳吗。没过多久,小杨就给我发来一些照片。原来,在镇子附近的沟谷里还生长着大量的红柳,只是它们株形都不大,正屹立在西昆仑的沟谷中,无惧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以顽强的姿态向人们传递着信心和希望。
致敬像昆仑红柳一样坚韧不拔的地质队员,也致敬像地质队员一样顽强生长的昆仑红柳。(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
原标题:致敬!如昆仑红柳一般的地质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