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田湖的“屋场经济”

在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梅田湖村劳动与实践教育基地,墙上张贴的红榜特别惹人注目,上面标注着入股农户家的分红金额。2023年,村里劳动与实践教育基地接待学生14万余人次,入股农户分红511万余元,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梅田湖村依托山水资源优势,充分释放“美丽经济”活力,让风景变“钱景”,农民变“股民”,走出一条青少年研学、山水休闲游“双开花”的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路线。这一路上孜孜探索,一幅幅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在这片土地演绎得淋漓尽致。

干群齐发力,村子变得更“美”了

农家院落秀,门前水渠清。而在十几年前,这里囿于山多田少、交通闭塞,发展落后、基础薄弱,是个名副其实的“空心村”。

“我刚上任时,村上只有一段水泥路,我们在租赁的民房里办公。”回忆起当年村里的状况,梅田湖村党总支书记周峰不由感慨。2016年,周峰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立志带领全村干出个样子来。

先解决最棘手的土地分配问题。几个村民小组因土地不平整,不接受土地分配到户,村干部耐心细致地听取群众意见,做群众工作,矛盾迎刃而解。

始建于1975年的梅田电力自供区,由于建设年代较久、配电设施老化破损严重,存在安全隐患。周峰多次组织召开村级调度会议,积极向镇政府和市水利局反馈争取支持,促成了自供区顺利移交国家电网,自此村民们用上了安全稳定的电。

建设“美丽屋场”,村里没有走大肆拆迁、改建的道路,而是保留了原本错落有致的村民自有房屋,聘请湖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进行专业规划,按照特色化、精品化、差异化发展理念,构建“一湖两带六屋场”的水韵乡村发展格局。

“美丽屋场”建设不仅改善了乡村的“面子”,更提升了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里子”。

“屋场夜话”“把话筒交给群众”,这是梅田湖村基层治理的优良传统。干群一起“当面锣,对面鼓”,聊的不仅有家长里短,更有化解矛盾的“土方法”,谋划发展的“金点子”。文化长廊建在哪里?要体现村里的什么文化特征?公厕、停车场修在哪里?村民们集思广益,最后一起形成决定。村里建起了农家书屋、大众舞台、文化陈列室,村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当越来越多文化“硬件”进入乡村,精神文明环境建设正走向“质变”。

“不走的工作队”是梅田湖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村里将懂经营、善管理的致富能手和学历高、能力强的年轻力量充实到班子队伍中,组成的“不走的工作队”。同时还推选76名邻长参与联户,实行党员带头包干包片,引导村民自发参与屋场建设。

在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墙上的《梅田湖二十四约》十分醒目,条条紧贴村民生活实际,句句聚焦群众关心的话题。

有了村规民约,“遇事商量办,按照规矩办”成为梅田湖村干部群众的口头禅。

现在,村里崇尚勤俭节约的风气浓了,乱搭乱建现象少了,邻里互帮互助多了,家庭关系更为和谐了。与此同时,离乡的年轻人们,有了可以回的家乡,也有了事业的另一种可能。

村民变股民,大家的腰包“鼓”了

初夏,梅田湖村即将迎来研学游热潮,村民胡汉清也开启了忙碌的节奏。在他的家中,连排的榻榻米式床铺干净整洁,空调、热水器等设施一应俱全,这里即将成为研学学生们临时的家。在家门口轻松就业,胡汉清尝到研学游的甜头。仅去年,他家研学接待收入超过了10万元。

背靠大树好乘凉,胡汉清背后的“大树”,就是浏阳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释放的红利。

2015年,国务院在全国设立了33个宅基地改革试点县(市、区),浏阳是湖南省唯一入选县市。2020年,浏阳又入选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浏阳大刀阔斧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让农村大量闲置宅基地和闲置房屋“活”了起来,带动了农村新业态发展。

在这波浪潮中,梅田湖村推行“公司+村级+农户”运营模式,整合农田500多亩,成立梅田湖研学实践基地,村民以房屋入股的形式参与,胡汉清成为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而这股热辣滚烫的“研学经济”下,返乡青年汤宝连起了关键作用。汤宝连,梅田湖松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梅田湖研学实践基地)创始人兼总经理。几年前,她看中了松山屋场的满满人气,准备开家民宿。

“长沙一所中学有几十名学生想到我们这里体验农耕文化,是不是可以主打研学这个主题?”2017年,周峰的一席话点拨了她。说干就干,她外出考察,回来就牵头成立了梅田湖松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流转300亩地建设研学实践基地。

乡亲们不懂如何做?汤宝连带领乡亲们外出学习。乡亲们不懂如何接待?汤宝连请来老师,组织培训,从食品、消防、应急处理等方面一一细化。

村“两委”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公司负责营销、执行,村民负责接待。火热建设下,村里有一半的农户将自家房屋改造成学生研学营房。然而,行业竞争激烈,基地运营一度陷入困境,第一年仅接待2000多名学生。

“宝连呀,还会有学生来吗?大家装修改造都花了不少钱呢!”面对乡亲们的疑虑,汤宝连心里也没底。

怎么办?必须破釜沉舟,必须创新改革。

一方面,基地根据“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主题,丰富、优化研学课程,让学生们一年四季都能体验有趣的农耕生活。

另一方面,汤宝连拿出干劲和耐心,频频到长沙跑业务,“不能直接联系学校,就找有资质的旅行社,推销我们的研学产品和服务。当接到700人团队的大单时,我们都忍不住掉眼泪了。”2018年,基地打了“翻身仗”,接待学生超过8万人次。

现在,研学团队纷至沓来,村民们忙得不亦乐乎。2023年春节,41户农户现场分红312万元。当天,由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授予的全国首个“共同致富示范点”也落户梅田湖研学实践基地。2024年,分红金额又创新高,51户入股村民分了511万元。目前,梅田湖研学实践基地还在韶山、赣州等地托管运营了4个基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运营模式。

发挥资源特色,空心的村寨“实”了

梅田湖村自2014年开启美丽乡村建设以来,经过几年高速发展,如今面临着游客接待量和引流量难以再突破的瓶颈,那如何来破解?

按照“一个屋场一个特色,一个屋场一个景点”,梅田湖村把全村作为一个大景区谋划的基础上,针对片区地域地貌、发展潜力等,明确不同的发展重点、铺排不同的旅游项目。松山屋场定位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云盘屋场定位为“渔猎文化体验基地”,紫阳湾屋场定位为“3至6岁幼儿园亲子研学基地”,大西屋场打造为“大西洞世外桃源度假村”,中坪屋场打造为“中坪山水氧吧民宿体验基地”,新湖屋场将建成具有古典风貌的集中安置主题屋场。

六个屋场,美美与共,形成交通互通、规范互融、资源互享、产业互补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链。

从建设美丽乡村,到助推乡村旅游发展,梅田湖村的“颜值”更高了,“造血”功能更强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也更多了。如今,梅田湖村产业已从单一研学业态为主向“生态+”转变,持续拓展乡村振兴的产业边界。

5月23日,梅田湖村的湖南锂焱新能源有限公司产业基地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忙碌施工,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一派繁忙景象。据悉,湖南锂焱新能源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7800万元,将当地一处闲置的旧砖厂打造成一个现代化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占地面积9万余平方米,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2亿元,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70个,将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帮助村民鼓起“钱袋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翠竹茂林、山青水净;田园小院、宜业宜居。梅田湖的蜕变之路,清晰且生动。

辛小湘同题问答

采访对象:浏阳市梅田湖村驻村第一书记彭万伟

采访时间:2024年3月12日

记者:您在村里工作期间最想感谢谁?

彭万伟:感谢的人比较多。首先最想感谢组织,感谢给予我的关心和信任,以及对我的工作进行指导。在驻村期间,组织经常对我们的生活嘘寒问暖。

记者:您最近碰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彭万伟:争取项目资金。村里有一些民生基础设施需要改善,资金需求还是比较大。

记者:您在村里工作以来最满意的事是什么?

彭万伟:村民李秋明家里的土砖房遭遇暴雨垮塌,我们将他纳入脱贫监测户,帮他筹措救助资金建造新房。去年看到他搬进整洁敞亮的新家,我打心里替他高兴。

记者:您最近的一次通话是打给谁?

彭万伟:村里有一户农户产了400多斤蜂蜜,但是销售困难。我们找到永和镇养蜂大户,帮他解决了滞销问题。

记者:您最想分享的一张照片是什么?

彭万伟:还是李秋明。他身体不好,我时不时会关注他的情况。

记者:您最想为谁办一件事、办什么样的事?

彭万伟:村民毛继才。他家比较困难,儿子外出打工,女儿外嫁,他身体不好也没什么收入。我们想帮他纳入脱贫监测户,给予他低保保障。

记者手记

找准乡村振兴“成长坐标”

梅田湖村,这是湖南美丽乡村建设中一个“独特存在”。

在采访中,我们感受着乡村干净整洁、美丽蜕变的惊喜,同时也被梅田湖村干部群众开放的思想、创新的理念、务实的作风、实干的精神深深感染。

在产业发展上,村里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大力实施集稻田公园、亲子研学等为一体的文旅综合体项目,引导村民入股项目开发、参与集体经济建设,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

在基层治理方面,梅田湖村“把话筒交给群众”,进行“屋场夜话”,建立村民议事会制度,制定村规民约,以自治沟通议事、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村民们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

从向往“美”、追求“美”到打造“美”,从结合资源禀赋找准定位到产业转型升级,梅田湖正迈着稳健的步伐,谱写了新时代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梅田湖样本”。

原标题:梅田湖的“屋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