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疫情的旅游景区《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2020)》在江苏常州发布

10月21日,由中国旅游研究院、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和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主办,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和人民文旅、蜗牛景区管理集团承办的“2020中国未来景区大会暨长三角旅游高质量发展金坛茅山论坛”在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举行。

会上,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战冬梅博士发布了《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2020)》的核心观点和主要数据。报告以“景区是生活的温暖,更是向上的力量”为核心观点展开,就景区走出疫情,走向振兴,面向小康时代的未来发展进行了阐述。

报告以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的测算为依据,分析了旅游景区市场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报告以一季度、清明节、五一节、端午节和国庆中秋双节为主要考察节点,数据显示,受一季度疫情影响,国内旅游收入同比恢复仅有12.98%,五一小长假带来一波复苏小高潮,至国庆中秋双节已上升到69.9%,旅游市场呈现渐次升温态势。同时,旅游人数恢复同比显著提升,从一季度的16.6%一路攀升在中秋国庆双节达到79%,居民出游意愿和信心大大增强,国内旅游业的复苏强劲势头也让世界为之惊叹。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国内居民出游半径的变化也逐步拓宽,从一季度的宅家或放弃出游,经过清明、五一、端午到国庆中秋双节居民出游半径已拓展超过200公里以上,疫情过后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注重健康,更乐于走出户外融入自然,周边游成为居民的热门首选。

报告显示,居民在出游活动选择方面更加多元丰富,文化活动受青睐。国庆期间,85%的游客参与了各类文化休闲活动,其中参观历史文化街区、博物馆、美术馆的游客比例分别为41.8%、40.5%和27.1%。游览文博场馆的时间不超过4小时的游客仍占多数,为66.5%,文化深度体验游览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国内旅游市场呈现“平安、有序、繁荣、文明”的特征,游客总体满意度达85.71分,景区满意度86分,较端午节进一步提升。

同时,报告从负责任的政府、积极创新的市场主体以及热爱旅游生活的人民和宏大扎实的市场基础论述了景区振兴的基础和必然性。受疫情影响,2020年以来,相继出台的系列政策主要侧重于指导旅游行业在疫情期间的工作方向。在对相关旅游词频分析后,数据显示“景区”共计出现170次,围绕景区出现的词汇主要涉及“恢复开放、流量控制、门票预约、公共卫生、大数据和智慧手段、乡村休闲”等。

人们对于旅游的热爱从未停止。3月下旬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联合发布《国人疫情后旅游意愿调查报告》显示,“旅游”是疫情期间中国人最关注的话题之一,旅游市场的潜在需求依然强大。调研参与者中,40%的人经常关注旅游和优惠促销信息,40%的人偶尔关注,10%的人购买了优惠促销产品,只有10%的人不关注旅游。而第三季度游客出游意愿达80.22%,同比恢复九成左右。

报告指出,小康旅游时代,景区的振兴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要面向未来。景观之上的美好生活是景区振兴和复苏的方向,文化和科技是旅游景区的发展动能,旅游景区不仅是自然空间和历史遗址,也是生活空间和当代场景。报告建议,为推进景区高质量发展,既要考虑强制性和推荐性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更要考虑企业标准。

针对业态新趋势,报告提出夜间旅游产品是景区发展的新蓝海,冰雪旅游、避暑旅游进入高速通道助推相关景区提质发展,红色景区、文化类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日渐增强,生态类、休闲度假类景区日益受到游客关注,乡村旅游转型和提质发展成为景区发展的新机遇。

对景区的振兴我们需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未来已来,但任重道远。小康旅游时代,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困扰景区发展的痼疾不会一蹴而就地消失,需要景区人的智慧、力量和担当,在新发展格局中继续发挥景区的旅游业核心载体作用,走出景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系统分析了2020年以来景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投资情况、景气指数、景区消费需求与服务质量以及景区相关政策的影响的基础上,报告也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报告指出,过去的一年景区观光游占比首次上扬,文化类景区持续升温,夜间旅游快速增长,而未来景区的蓝海将是面向游客,面向日常生活,“小即是美”将会成为未来景区旅游产品开发的趋势。景区投资进一步凸显文化特性,投资尤为看重有成熟IP的景区企业。景区企业家在开年之初对景区行业信心高涨,随后经历低谷并恢复平稳。游客追求更高品质的景区体验。需要注意的是游客的出游半径呈现出散客越游越远、团队越走越近的局面,且家庭同游景区明显增多。景区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了景区的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国有景区门票降价势在必行,新时代下景区发展迫切需要理论的沉淀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