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旅游脱贫的“阿者科计划”

摘要

阿者科村地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内,是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的贫困村,村内经济发展缓慢,传统生产生活方式难以为继。2018年1月,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团队到元阳梯田开展《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区发展战略研究》,团队选择阿者科作为试点,专门为阿者科村单独编制了《阿者科计划》。驻村团队带领村民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村基本实现旅游脱贫。

挑战与问题

阿者科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新街镇,在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内,海拔1880米,全村共64户,479人。村寨有210年历史,因其保存完好的四素同构生态系统(树林、村庄、梯田、水系)、独特的哈尼传统民居(蘑菇房)聚落空间景观,和悠久的哈尼传统文化底蕴,成为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申遗的五个重点村寨之一,同时也是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

拥有富饶景观资源的阿者科是游客追求的理想目的地,却是村民几代人拼命想挣脱的封闭落后限制发展的沉重枷锁。阿者科是贫困村,人均年收入仅3000元,传统生产生活方式难以为继。人口外出务工,村落空心化日趋严重。

措施

1.科学规划,发展乡村旅游。保继刚教授团队根据扎实现场调研和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确定了阿者科发展乡村旅游的方向。整个计划预计在三年内完成,主要通过驻村团队带领村民发展乡村旅游,实现脱贫攻坚、遗产保护和旅游接待的三大任务。驻村团队希望在三年内完成对本村运营团队的培育,三年后正式移交,实现村民自管自治。

2.统筹管理,村民有序参与项目团队提出在阿者科村实行内源式村集体企业主导的开发模式,团队派出博士生和硕士生,协同元阳县指派的青年干部,同驻村领导村民成立阿者科村集体旅游公司。公司组织村民整治村庄,经营旅游接待,村民对公司经营进行监管。按照分红规则,旅游经营所得收入三成归村集体旅游公司,七成归村民。归村民的分红再分4部分执行,即传统民居保护分红40%、梯田保护分红30%、居住分红20%、户籍分红10%。团队重视对村民的参与能力培训,包括学习普通话、外语和电脑技术,同时也在日常工作中培养和强化村民的旅游服务意识与技能。

3.建立规则,守住保护底线为保护古村留住乡愁,明确保护利用规则。一是不租不售不破坏:公司成立后不再允许村民出租、出售或者破坏传统民居,违者视为自动放弃公司分红权。二是不引进社会资本:公司不接受任何外来社会资本投入,以孵育本地村民创业就业。三是不放任本村农户无序经营:公司对村内旅游经营业务实行总体规划与管理,严控新开餐馆和商店,尽可能保持村落原真性。四是不破坏传统,公司尽力恢复传统生产生活设施,进行旅游体验产品创意开发,使传统焕发新生。

4.传承创新,开发活态产品团队领导公司开发阿者科深度体验游项目,现已推出自然野趣、传统工艺、哈尼文化等主题性体验活动,游客按需“点单”,公司实现菜单式管理。游客进入阿者科村,既能欣赏壮观的梯田风光和传统的哈尼村寨,又能亲身体验哈尼家庭真实淳朴的生产生活。

5.精准营销,打造旅游品牌项目团队充分利用阿者科的资源优势,采取新媒体渠道宣传阿者科村乡村旅游,向游客全方位展示万亩梯田的壮美风光和百年古村的活态人文风韵。驻村团队为阿者科村开设的抖音号播放量达一千多万次,点赞量达46万次,不断更新的抖音视频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拜访阿者科村。

成效

1.收入稳定增加驻村团队为阿者科打造传统村落观光项目和深度定制游项目(人均消费300元),经过全村努力,第一年创收超60万元,村民已收到分红30余万元,直接帮助全村23户贫困户脱贫。阿者科乡村旅游在项目团队带领下实现了开门红,让每一户村民实实在在享受到了保护遗产和发展旅游带来的效益。

2.村民参与日益增强发展乡村旅游以来,公司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村民创造就业岗位16个。项目团队带领村民参与旅游业务的经营和管理,村民得到了实惠,对游客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以更热情的方式作为东道主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阿者科计划实施一年吸引的不仅仅是游客,还有外出务工的青年返乡。

3.人居环境逐渐提升公司成立后雇请村民常规打扫村寨,同时还通过村规民约引导村民积极做好门前“三包”工作,定期开展村内大扫除。公司还顺利完成道路交通、旅游公厕、污水处理、传统民居室内改造等工作,村内相比之前的脏乱差更加宜居宜业,阿者科计划让乡村人居环境在旅游发展的机遇下获得持续显著的提升。

4.传统得以保护在发展乡村旅游之前,部分村民将传统民居出租给外地经营者后搬出村寨,传统村落核心人文内涵丢失。发展乡村旅游后,公司引导村民停止将房屋出租,继续留住在村里,规避了当下旅游型村落发展的常见陷阱,即人口置换产生的“文化空巢”现象。传统技艺和民俗文化被项目团队打造成特色创意的主题性旅游体验项目,受到市场越来越多的认可。

5.丰富的游客体验原来村内基本没有旅游接待设施,游客到村内只是拍照观光,参与不到更深度的文化活动,旅游体验较为单一。发展乡村旅游后,公司开设一系列主题性体验活动,对外实行预约定制,带动村民承接精品旅游团,深度体验哈尼村寨的生态与文化,游客获得日益丰富的旅游体验。阿者科计划主张发展体验式深度旅游,以替代性旅游形式促进文化交流,传统保护的持续互动。

6.丰富的教育文娱活动驻村团队目前已初步完成村史馆的筹建工作,有阿者科村历史文化展厅、旅游体验活动场地、图书阅览室、蘑菇房住宿体验点、茶室、公共交流空间等。安排员工轮流在村史馆值班管理,同时招募大学生义工成立阿者科学社,长期组织辅导村内留守儿童在村史馆开展文娱活动、读书、绘画、电影等分享沙龙等,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加强对哈尼传统文化的认知。

经验与启示

1.社会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在阿者科计划中保继刚教授运用20年的研究成果指导旅游减贫实践工作,以规避诸多发展陷阱,做到科学指导。例如《阿者科计划》中将旅游吸引物权的学术概念落地,在整体方案设计上提出一直被忽略的旅游吸引物用益权,将用益权归还于村民。全体村民成为旅游发展的利益主体后,更加主动保护作为旅游吸引物的文化景观资源,从而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协同并进。

2.发展乡村旅游不一定要引入外部资本阿者科村落小,人均居住面积小,村寨的污水处理池也无法承接大规模餐饮产品。经过综合测算和评估,阿者科的承载能力决定了不能发展大众旅游,也就无需引入资本大搞建设。如果引进外部资本,外来经营者很有可能挤占本地居民的旅游参与机会。因此,阿者科计划规定不允许外来资本进入阿者科,转而采取技术援助的方式,孵育本地村民参与旅游发展,以少量的启动资金,选择轻投资高回报的发展方式。

3.培训村民参与旅游计划的要旨除了社区增权,还有社区赋能。驻村团队常年居住在村,从决策到执行的手把手培训,增强村民参与旅游的能力,从而实现自管自治。这需要先将培训方案本地化,并鼓励村民参与培训方案的制定,才能更好地让村民理解和执行培训方案。培训采取“做中学”的方式,驻村团队带领村民在具体接待游客的过程中指导并反馈,促进村民更好理解旅游服务要求。

4.保护细则与分红绑定阿者科计划将古村落的保护主体和受益主体都定义为本村村民,权利与义务统一,以期村民享受旅游分红的同时自发保护村落景观。这一规则背后体现的是管理学的绩效考评思想,而没有选择绝对的平均主义,只有当村民做到了相应的保护工作,才能得到相应比例的保护分红,比如蘑菇房、梯田、居住、户籍四者共同构成阿者科的核心旅游吸引物系统。

下一步计划

一是完善公司章程制度与村规民约。继续在实践工作中完善治理规则和培养契约精神,结合正式的公司章程制度和非正式的村规民约,实现协同治理路径引导的有序发展。二是加快村民管理团队培育。加快培育具有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本地村民能人,并坚持对村民开展旅游接待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三是继续丰富村内旅游产品和业态。挖掘阿者科的文化资源,打造传统村落精品文化旅游产品,丰富已有的产品体系的形式、种类和层次,坚持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创新产品设计,拓展旅游项目,丰富游客体验。四是拓展旅游宣传渠道。在维持现有的宣传平台(微信公众号、抖音)良好运营的基础上,将线上和线下的资源整合开展营销,不断创新形式,拓展渠道,大力推广阿者科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