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12(2021)》(以下简称“蓝皮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球蔓延,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所共同面对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在病毒传播的同时,网络上各类谣言也如流行病一般快速扩散,引发“信息疫情”。蓝皮书以“新冠肺炎”相关网络谣言为研究样本,指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谣言的治理之策。
(一)官方信息公开透明,建立公众信任
一般情况下,人们会更愿意选择相信权威和官方所发布的信息,但是若从正规官方渠道得不到其所关注事件的合理连贯的解释,则人们会根据自身经验和掌握的其他任何信息而构建对事件的解释。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果政府能够及早提供信息、给予公众警示,可能在疾病防控和谣言防控上均会产生良好效果。不要低估公众对于事实的接受能力,真实的信息反而使其更容易接受;而隐瞒只会带来无尽的恐慌、焦虑情绪。当人们充分暴露在各种信息之中时,就愈加不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反而逐渐回归理性。这就需要媒体、官方机构、政府组织对信息公开透明,及早公布真相,才能够逐渐建立起公众信任。主动真实地回应公众所关注的问题,才是治理谣言之根本。
(二)权威媒体发挥作用,稳定公众情绪
当重大疫情发生时,如果媒体的报道量增加10倍,则可能会导致感染人数约减少33.5%。可见,媒体在重大事件发生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针对此次疫情,权威媒体的相关报道严重滞后。直到钟南山院士指出病毒能够人传人后,才得到媒体的重视。同时,媒体报道立场应保持客观,而不只是为了吸引眼球而传播所谓的“好”消息。例如,权威媒体所发布的双黄连事件使双黄连一时遭到疯抢。早期的初步发现被当作抑制病毒的积极消息而传播。科学研究需要时间进行大量的实验,而权威媒体本意可能是让公众了解到对于治疗病毒有新进展,迎合公众心理,但是反而造成了严重后果,给公众带来恐慌焦虑,造成社会影响。
因此,媒体在发布信息时,需要准确把握传播内容和传播时间,发挥应有作用,稳定公众情绪。官方媒体要讲究传播的内容,在重大事件发生时,陈述事实,公开信息,稳定公众情绪。同时,应在报道中避免使用高深晦涩的词语,以及容易引起公众误解的词语。
(三)培养公众媒介素养,增强批判思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是偶然的,而公众的媒介素养与批判意识的养成则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公众的健康科学素养仍需要提升。因此,需要正确引导和开展相关科普活动,增进公众对疫情的认知。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需要构建包括政府、媒体、学校、家庭和个人在内的完整的教育体系。
一般情况下,受到足够良好教育的公众是具有一定的基本科学素养、自我判断能力和批判精神的。但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人们的理性有可能会被感性情绪所替代,在恐慌之下,难免无法作出理性的判断,表现出盲从,进而加速了谣言在家庭群、朋友圈等的传播。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与疫情暴发后的公众情绪相关。因此,一方面需要注重培养公众的科学素养,媒体在科普时应运用公众能够准确理解的较为直白的语言;另一方面,媒体在报道时需要注意措辞,尽量不要引起公众的误解。
(四)讲究辟谣方式方法,提升辟谣效果
虽然对于每一条谣言都进行回应是不切实际的,但是造成严重影响的虚假信息应及时被修正,以降低其社会影响。然而,辟谣是一门艺术,也是阻断和消解谣言的重要策略。相较于谣言,辟谣更具有可控性。多项研究发现,谣言的传播速度快、效果好。而辟谣信息的发布则缺乏关注和转发,传播效果一般。因此,辟谣更应该讲究效果。通过对谣言为何被迅速传播的原因进行分析,其结论也可以被借鉴和应用在辟谣方式的选择上。有研究发现,辟谣时针对信息采用双面信息策略,即承认谣言中正确的部分的同时,纠正不正确的部分,能够有效地提升辟谣信息的传播效果。除此之外,谣言能够较好地迎合公众心理,通过情绪渲染激发信任,这也对辟谣方式的选择有一定意义。
(五)技术预测谣言传播,降低负面影响
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网络谣言的扩散情况进行预测,能够及时有效地降低虚假信息对社会的影响。目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等可以有效地提早筛选出可能会产生的谣言,有针对性地在早期阻止虚假信息的传播。
在蓝皮书所提出的谣言传播公式中,公众情绪成为谣言传播的重要影响因素。谣言在一定程度上被传播,主要依靠其所表述的情绪与公众情绪相一致而获得认同感,进而被更多地转发。因此,通过大数据情感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识别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的内容文本,进行观点、情绪的分析和挖掘,计算和预测出疑似谣言的文本,从而提早判断可能出现的情感倾向,以及时进行辟谣,降低虚假信息的传播率。此外,当前公众主要依赖互联网主动搜寻相关信息,因此可以积极利用搜索引擎进行引导,将相关辟谣信息置顶,引导公众进入官方网站,增加公众信息获取的准确性。
原标题:新媒体蓝皮书: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治理五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