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接物的态度

人类学家和哲学家提示我们,人的本质不单是智人,而是劳动人。物不是一个中立的、被动的工具,它实际上具有意向性,能参与构建我们的知觉和心灵。

我不打算复述学者们的高论,但接着他们的视角来观察,可知人对故人的追忆、对故事的反刍实际上不是在脑中任意完成的,它通常总是透过物的引导才能成就。人的精神像四处乱窜的苍蝇,很难安静下来,常常纷念迭起,千头万绪。物的呆板能给精神提供一个锚点,扣紧这个锚点,人才能从此岸的世界成功地登陆彼岸的世界,从世俗的生活跨入神圣的领域。就像涂尔干讲的那样,人的生活总是在世俗和神圣之间摆动。一个年轻人用一个东西,可能仅仅是把它当作纯粹的工具,当年龄不断增加,生活过往足够丰富并经过岁月的发酵之后,熟悉的物件就变成了一件礼器,承载着大量的生命信号。一言以蔽之,我们并不是简单地用一个东西去实现一个功能,我们与物“交往”。

对中年人来说,物不单是工具,它还关乎过去。铁丝并不仅仅被用来绑东西,它也可以被做成衣架。衣架多年以后还在,但做衣架的爸爸已经不在了,看着这个衣架,常常想起父亲。一个细腻的中年女人,把母亲去世前做的豆包冻了起来,一两年舍不得吃,就那么存在冰箱的角落,仿佛母亲还在人间,自己还能被她在乎。物比人坚挺,它因为缺少灵魂而呆滞、倔强,能够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因此成了一个完美的时间琥珀,看着它就能让人想起围绕它的人间苦乐。

对老人来讲,物则关乎未来。我逐渐理解为什么老人都有囤积癖。一方面,老一辈人所用到的物,绝大部分的生命周期都是短暂的,这是由物性决定的。他们用草木灰刷碗,皂角洗头,纺线做衣,斫木成车。经过几次轮转,这些东西都会隐入烟尘,不留痕迹。可能因为这样,老一辈人特别爱惜“物”在每个轮转中的停留。但我怀疑更核心的原因可能是精神层面的。当你看到一屋子杂物的时候,老人心中的这些东西实际上都是整齐码放的,一点都不凌乱。在他们心里,当下用的东西当然是要保留的,而老的东西也不能丢,是因为它们附着自己的心血和重要的生活记忆,使得丢弃了它们就像背叛了什么东西一样。

另一方面,也是最神奇的是,这些满载过去的物件,其实是储存在未来之中的。老人们经常说,这些东西不要扔,以后还能用得到。这提示我,未来用不到的东西,就真的无处安放了。对老人来说,旧物实际上是不是将来用得到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将自己看成一个有未来的人。每个人在生命意义上都是一位老人,我们真正持有的只有“过去”,每当你注意到自己的“当下”,它其实已经成了过去。就是这样一个生活在过去时的物种,却要用最大的野心去盘算未来。有时候我想,每一次母亲掏出一个藏好的塑料袋去买菜,都是一次心灵的治愈活动,它确凿地说明旧物可以新用,枯木也可以逢春。

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东方文化称作“崇物”的文化,而将西方的文化称作“制物”的文化。东方人对天下万物抱有很深的感恩的情怀,物在俗事上与人交往,而不是纯粹地被拿来使用。比方说中国的宇宙生成论强调格物致知,万物一体,天人合一。在这个宏大的语境下,中国人的心灵从来没有把物仅仅当作一个简单的工具,把人和物割裂在两个存在领域,而是视人和物为根本上联系着的,彼此亏欠着的。理解接物的态度,中国古人的精神世界,或许值得再一次走入。

原标题:中国古人接物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