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魁塔

联魁塔位于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贤明山的标志性建筑,是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的联魁塔。这座距今390年的高塔,塔身全部用大青石砌成,六面九层。底层每面阔2·63米,东西两面各有一门。第二层至第九层,每层对开两窗;塔顶作双覆盆,上加塔刹作四相轮葫芦顶。全塔统高23米,基础坚实,外观宏伟,是古塔建筑中石塔营造法式的代表作。现为省级文保单位。

联魁塔又名贤明塔、联奎塔,曾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在知县武新安的主持下重修。

武新安《重修贤明山联奎塔记》叙其始末,说他初见此塔,“见危石岩岩欲坠,不得上,即心欲新之。”到壬午岁,筑学山精舍,延师课多士馆,开门见山而塔之与接。“日家谓塔居离宫有文明象焉,宜新之;形家谓塔如卓笔横扫千军锋须锐焉,宜新之;望气者又谓为国培才必先培其钟灵秀者,宜新之。”武氏虽不信日家之流,但作为地方官的责任,“塔虽圯而未废,张而相之可也”,于是“庀材鸠工,谋所以治之”,是役得到乡绅百姓的大力支持,于道光壬午年(1822年)六月动工,“阅月告成”。塔修耸一新后,武氏“抉藓读塔中石,始知塔名‘联奎’”,奎星–纬武,知前贤立是塔意深且远,乃“祝此邦之人文蔚起,炳炳琅琅,联珠联袂,干青云直上者”,又“拾级而登,为左右望,见环登皆山,环山见蓬蓬佳气”,想到新城的年轻俊秀们刻苦攻读后,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然后“法雁塔故事”,在此塔内“勒名青玉”,忍不住仰天大笑.

联魁塔全塔均为方块巨石结构,为六面九层空心文曲星塔,高七丈(23米),底层的每面宽约八尺,中心对壁宽2.39米,六边线条流畅,均向顶点中心互相支撑,在外表,没有木结构材料可视见。塔在东西面各开一门,第二至第九层,每层对开二窗,每塔层间隔,都有约二尺宽屋檐状的石板伸出塔体,以避挡雨水直接从窗内进入塔内,淋蚀塔内楼板。塔的菱角为屋檐状边角,每只边角都装饰成棱角上耸状。塔壁窗户顶面的二只顶角都砌饰呈波浪状弧线,塔顶作双覆盆,顶上置有石雕葫芦顶塔刹,耐日晒雨淋及风霜冰雪的侵蚀。

联魁塔属于文昌星塔,无需供奉舍利,所以,与佛塔不同的地方就是不设地宫。塔基明显地分成基台与基座两部分。基台就是早期塔下比较低矮的塔基,没有什么装饰。铺设面积比塔底要大得多,基础相当坚实。在基台上,还有承托塔身的座子,称为基座。基座的石条为整座塔所见最长最大的方块石条,上缘边角成圆形,排列二层的基座园边石条,使之与塔身有自然和谐的曲线美感,在建筑艺术效果上,它使塔身更为雄伟突出。

塔身是古塔结构的主体。由于塔的建筑类型不同,塔身的形式也各异。贤明塔的塔身均为较大方形石块扣砌,形体挺拔,雄伟壮观,塔体的每块方形巨石呈交错砌叠,石块间均以坚韧的三合土为刀口灰,塔体的内壁嵌砌着呈螺旋形盘旋而上的石阶梯,每层塔内都有格栅搁置在塔墙体的石孔中,上铺楼板,观光者可自此走上每一层瞭望全城,直至顶层。

该塔的塔顶俗称塔刹,也是整座塔最美观的部分,就塔刹的结构而言,它本身就是一座完整的古塔。塔刹由刹座、刹身、刹顶、刹杆等部分组成。贤明塔的塔刹在刹座上贯有以巨大的宝顶,作葫芦形,全由石板扣砌而成,覆压在塔顶上。塔顶砌作忍冬花叶形座,以承托刹身。刹身也是由圆环形相轮石柱制成,并与刹顶连成一柱,呈尖顶。远望宝塔,蔚为壮观,气势雄伟。

新登镇:新登镇位于浙江省富阳市西部,是富阳市的副中心城市,富阳西部的经济、商贸、文化中心。该镇是富阳市第一大镇,全镇区域面积180平方公里,辖71个行政村、4个社区,总人口66986人。新登镇素有“千年古镇、罗隐故里”之称,历史积淀深厚,现存有古城墙、联魁塔、古牌坊、罗隐碑林、湘溪廊桥等珍贵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新登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勇于开拓,…… 新登镇详细信息++

延伸阅读:

·第五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