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子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兴子城遗址建于三国时期吴黄龙三年(公元231年)。当年,由拳县“野稻自生”,吴大帝孙权认为是祥瑞之兆,下诏改由拳县为禾兴县,同时命令郡县“修城郭,起谯楼,掘深池大堑”,修建起城池。
赤乌五年(公元242年),孙权立儿子孙和为太子,和禾同音,为避讳,改禾兴县为嘉兴县。唐末文德元年(公元888年)或乾宁三年(公元896年),嘉兴扩筑大城,周十二里。人们把-的大城叫母城,把围内的老城叫子城,其垣墙称为子墙。
一座城市的“形”,主要依生于它的街巷格局,正是有了这后来被称为“子城”的嘉兴城雏形,人们才会在这里从事生产、安居乐业。
唐代嘉兴外城的修筑,奠定了嘉兴运河绕城、前朝后市的基本格局。史料记载,它是嘉兴历代州府衙署所在地,也是浙东北地区的政治中心。自唐至清,子城一直是县、军、路、府的衙署,太平天国时期也是听王府的所在地。辛亥革命后,子城成为军队营房,俗称“西大营”。
子城北至中山路,东至建国路,南至府前街,西至紫阳街。一千多年来,它屡废屡建。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在市中心最繁华的路段,它如同袖珍版的紫禁城一般,生根发芽,繁衍出了如今城市的枝繁叶茂。
2019年,嘉兴子城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伸阅读:
·浙江省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第五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