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时隔两个多月,“雪龙”号再次停泊在中国南极中山站附近海域。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开展中山站二次卸货作业,将内陆队、固定翼飞机队和中山站度夏队的队员接回船,并将考察样品、部分设备和物资等运回船。
我也得到机会重返中山站。当KA-32直升机降落在停机坪,我走下直升机,看到熟悉的站区建筑和阔别已久的队友,倍感亲切。两个多月不见,勇敢地挺进南极内陆以及在中山站附近区域执行考察任务的队友们,大多变了模样。他们的脸晒黑了,许多队友都瘦了,看上去更加硬朗、干练。
两个多月不见,中山站也变了模样,变得更整洁、漂亮了。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原本位于越冬宿舍楼旁边的“脸谱”油罐搬家了。艺术家曾在中山站的红色油罐上创作了大幅的京剧脸谱图案,这颇具创意的“中国风”作品为中山站增添了艺术气息。“脸谱”油罐频繁出现在各种照片上,一直是中山站的标志。作为中山站第一代储油罐体,它和中山站一起度过了35个年头,在风雪的洗礼中见证了中山站的发展历程。后来,中山站又建设了新的油罐系统,12个白色的油罐上绘有十二生肖图案,被称为“十二生肖”油罐。曾经风光一时的“脸谱”油罐渐渐被废弃了,外表已经锈迹斑斑。
在中山站度夏期间,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完成了“脸谱”油罐的修复、重新喷漆和搬迁。如今,焕然一新的“脸谱”油罐坐落在“十二生肖”油罐旁边,组成一个庞大的油罐群,布局更加合理,提升了中山站的储油能力。
来自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工程师曹涛介绍,虽然他们在国内准备阶段作了充分演练,但是来到南极的极端环境中,面对随时变化的天气,如何将长11米、直径2.8米、重达8吨的10个巨大储油罐体,安全顺利地运输到新场地并准确安装,仍是一个不小的难题。白天,他们在现场争分夺秒地施工,晚上回到宿舍集思广益,讨论下一步施工方案。根据站区的机械配置和有限的材料资源,他们科学规范地对运输车辆做了改造和加固。
在搬迁前,他们采取了模拟吊装、优化方案、平整场地、修筑道路等一系列措施,确保搬迁过程万无一失。“当一个个储油罐体被起吊、绑扎、运输,并安全固定在新位置时,我们感到由衷地高兴。”曹涛说,两个多月的施工期里,他们与时间赛跑,克服了12级飓风、暴雪、严寒等极端恶劣天气影响。在他们的努力下,10个储油罐体比计划提前5天完成搬迁。
另一个令人欣喜的变化,是气象山和天鹅岭的科研栋、观测设备之间建起了一座桥架。给科研栋供电和传输数据的线缆原本裸露地铺设在地面上,很容易受到损坏,也不利于维持站区环境的整洁。这个夏天,考察队完成了400多米动力线缆和控制线缆双桥架的建设。队员们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他们在山上踏着积雪,在寒风中测量定位、安装设备,展现了“南极精神”。如今,线缆被金属外壳包裹起来,上了“高架桥”,故障率大大降低,保障各项观测连续稳定开展。
此外,度夏期间,考察队还修通了一条中山站的环路。如今,车辆能够抵达中山站各大主要区域。越冬期间,队员们再也不用冒着极夜和极寒长时间步行去巡检设备了。
中山站的风景也更美了。上次离开时,站在综合楼前向北眺望,一片白茫茫的冰雪,根本看不见海水,无法知道大海从哪里开始。如今海面的浮冰全都融化了,蔚蓝的大海从不远处展开,正在结出薄薄的新冰。几座大冰山紧紧地靠了过来,横亘在主楼的正前方,甚是壮观。站上的队员说,这已是两个多月来停泊于此的第三批冰山了。随着洋流漂来的大冰山,分裂坍塌为小冰山和冰块,有的在这里“定居”,有的再随洋流漂向大海。其中最大的一座冰山下部平整而光滑,像是雕塑的底座,它在此触底搁浅。某一天,当它分裂、坍塌为小冰山后,会在某次涨潮时再次漂浮,在某阵风中离开这个海湾。
随着大部分队员的离开,20名越冬队员也正式开始了越冬生活。他们将在东南极寒冷的拉斯曼丘陵,在更加现代化和美丽的中山站度过漫长极夜。祝愿他们一切顺利。
原标题:南极纪行|中山站换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