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美术陈列馆旧址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66号,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今江苏省美术馆的前身,于1936年建成,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美术馆,它代表着中国美术馆事业正式开始,1960年更名为江苏省美术馆并沿用至今。
国立美术陈列馆曾经举办过很多影响力很大的展览,包括好几届全国美展以及各种国画、油画、版画的大展。1937年举办的“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从南京图书馆保存至今的《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专集》看,该展筹备会委员和审查委员艺术身份之显赫,参展艺术家作品分量之重,展览规模之大,在整个20世纪,没有一次美展能够超越。
2018年11月24日,国立美术陈列馆旧址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历史沿革
民国建立伊始,诸多文化名流如鲁迅、蔡元培等就开始倡议设立国家美术馆。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等早期美术教育家、著名画家也为之四处奔走,呼吁呐喊。
1935年3月,在强大的社会舆论推动下,国民政府终于正式通过筹建国立美术陈列馆的议案,并推定包括于右任、孔祥熙、陈立夫、居正、孙科、褚民谊等政要在内的19人,组成阵容雄厚的筹备委员会。国立美术陈列馆的建筑设计,是从全国应征的14份设计方案中经过评选,并综合了其中一、二、三等奖设计方案的优点而产生的。
1935年11月,国立美术陈列馆奠基破土。
1936年8月,国立美术陈列馆竣工落成。
1937年4月,举办“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
1937年12月13日,由于日本侵略者侵占南京,便停止了一切美术活动。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忙于内战,经济极度衰敝,更无心关注文化建设,因此这座建筑一直备受冷落,一度甚至被挪作他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江苏省人民政府于1954年在原国立美术陈列馆的基础上筹建“江苏民间工艺美术陈列室”,并于同年10月1日对外开放。
1956年6月,开始筹建“江苏省美术陈列馆”,逐渐恢复了这座建筑所应有的社会功能。
1960年9月,江苏省美术陈列馆正式更名为“江苏省美术馆”,工作重点为组织美术作品展览、开展美术创作和文化交流,馆内下设创作室,从事版画、连环画、油画、雕塑创作。从此,这里成为展示当代美术成就,推进美术普及,进行美的教育的艺术殿堂。自1956年成立江苏省美术陈列馆至“文革-”的前后十年,共举办国内外画展100多个,在培养人才和文化交流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江苏省美术馆不仅为江苏美术事业的繁荣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同时也为新中国美术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立美术陈列馆主楼建筑四层,立面呈“山”字形,外形简洁、庄重、典雅、大方,为西式风格,但其中融入了一些本民族的元素,是中国民国建筑中新民族形式建筑的代表之一。美术馆主楼与西侧的“国民大会堂”一并设计,一同施工,这一相辅相成的建筑组群,代表着民国时期建筑的艺术水平。
国立美术陈列馆占地面积47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展厅面积2400平方米,3个大展厅,每个展厅550平方米,展线160米;4个小展厅,每个展厅170平方米,展线35米;展线高度均为3.3米。
2019年10月7日,国立美术陈列馆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延伸阅读:
·第七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