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火车站

下关火车站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下关火车站初称为沪宁铁路南京车站,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改称南京下关车站;汪伪时期,一度称为南京车站;1968年底,位于玄武湖北侧的南京火车站建成后,更名为南京西站。

下关火车站初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按当时统一规格“一等站屋”设计,有大小平房18间,建筑面积520平方米。有大厅、票房、电报房、站长房、邮政房、货物经理人房等建筑设施。候车室仅有两小间,木结构屋顶,屋面铺盖瓦楞白铁皮。共有站台三道,分别长216米、229米和203米。1930年,国民政府铁道部对车站进行重建。重建的车站为中间3层、两侧2层的建筑,中部为椭圆形车站大厅,车站站台上盖有雨篷。1947年,国民政府对下关火车站进行扩建。扩建工程由基泰工程司杨廷宝建筑师设计,徐顺兴营造厂建造,当年完工。扩建后的车站,增建了一座呈“U”字形围住原车站的大楼,南北两翼为2层,正面为高架拱形大厅,门高15米。建筑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面积1.87万平方米,可容纳4000余名旅客候车。大厅南侧设置行包房、售票处,还有检票口及辅助出入口各1个;北侧为贵宾室、邮件用房以及出入口。由于扩建施工逐段进行,原有站房设备得到保留和利用,故对车站正常运营无甚影响,并且节约了工程投资。1948年,又增建站台1座。1949年,国民党军队溃败时,车站中央大厅遭到毁坏。新中国建立后,南京市人民政府重新修复,建成1800平方米的候车厅。2006年6月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12年元月1日,孙中山由上海到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便是经过下关火车站进人南京城的。1946年6月23日,上海市各界群众10余万人举行反内战、要和平的群众大会,推选出以马叙伦、胡厥文、阎宝航、雷洁琼等9人为代表的上海人民和平–团,前来南京向国民政府–。当–团于当晚到达下关火车站时,担任津浦铁路调查统计室主任的中统特务头子陈叔平,纠集一批暴徒,伪装成苏北难民,对–代表大打出手,殴伤包括代表团团长马叙伦在内的代表团成员多人。前往欢迎代表团的民盟代表叶笃义、现场采访的《大公报》记者高集、《新民报》记者浦熙修也遭毒打,酿成了震惊世界的“下关惨案”。暴徒们行凶闹事5个多小时后,军警方才到车站维持秩序,用卡车将代表押往南京警备司令部。在代表强烈-及多方努力下,直到深夜,受伤代表才被送往中央医院救治。正在南京与国民党谈判的中共代表团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闻讯后,即前往医院慰问,并向当局提出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