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院士评选“200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在院士、科技人员、科技新闻工作者推荐候选新闻的基础上,56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0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07年1月21日在京揭晓。

2006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1.下一代互联网技术获重大成果

启动3年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获得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建成并稳定运行全球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纯IPv6互联网主干网;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下一代互联网的新型寻址体系结构和两代互联网的独特过渡技术;向国际组织提交7项标准草案。其中3项成果属于国际首创,总体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的成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的技术研究、重大应用和产业开发,为提高我国在国际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竞争中的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首次在全国主干网大规模使用国产IPv6路由器,采用率达到80%。这对摆脱互联网领域依赖国外核心设备的被动局面、推进我国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Ipv6的顺利实施,使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已与国际水平并驾齐驱,一些方面甚至领先国际水平。

2.川东北地区发现迄今最大整装天然气田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4月3日宣布,在我国川东北地区发现了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装海相气田——普光气田。经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办公室审定,普光气田累计探明可采储量为2510.75亿立方米,技术可采储量为1883.04亿立方米。根据审定结果,普光气田已具备商业开发条件,中国石化已编制了一期开发方案并上报国家有关部门。规划到2008年实现商业气量40亿立方米/年以上,2010年实现商业气量80亿立方米/年,并配套建设川东至山东济南的天然气管线。

普光气田的发现得益于海相勘探理论、勘探思路、勘探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了中国海相勘探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普光气田地下埋深超过5000米,它的发现是深部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油气勘探的巨大成果,大大扩展国内油气的勘探领域。

普光气田的发现,对中国石化资源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也为缓解中国油气资源紧缺起到了积极作用。

3.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建成

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9月28日在进行首轮物理放电实验过程中,成功获得电流200千安、时间接近3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表明世界上新一代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已在中国首先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EAST装置集全超导和非圆截面两大特点于一身,同时具有主动冷却结构,它能产生稳态的、具有先进运行模式的等离子体,国际上尚无成功建造的先例。EAST装置的关键部件——超导磁体和某些重要子系统,如国内最大的2千瓦液氦低温制冷系统、总功率达到数十兆瓦的直流整流电源、国内最大的超导磁体测试设备等,均由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的科技人员自主研发、加工、制造、组装、调试,全部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EAST的建设使中国聚变研究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受到国际聚变界的高度重视。

4.在量子水平上观察到化学反应共振态

如何证明化学反应共振态的存在是一个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理论课题,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引起科学家们极大的兴趣。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学明和同事利用自行研制的氢原子里德伯态-交叉分子束装置,研究了氟加氢化学反应的全量子态分辨的分子束反应散射,首次在实验中观察到了明显的化学反应共振现象,并被理论模型所证实,解决了国际上三十多年来化学研究中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并将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和精度。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3月10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同一期的《科学》杂志还发表了美国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RichardN.Zare的评论文章,高度评价了中国科学家的这项成果。

化学反应共振态是一种化学反应中特殊的量子过渡态,控制着化学反应的速率、产物的分支比和量子态分布,对化学反应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5.第一条“绿色长廊”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和大庆油田建设设计研究院历时14年共同完成“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生态工程建设研究”,随着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全面完工,世界上第一条穿越流动沙漠最长、长度为436公里的“绿色长廊”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呈现。

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风动力条件充足、风沙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表组成物质松散且易于流动,以此形成的风沙环境对沙漠公路安全运行构成了巨大威胁。为了解决流沙掩埋公路问题,有关方面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防沙,但效果不佳。为了从根本上防止流沙侵害,中石油和中科院联手在先导试验的基础上沿沙漠公路两侧进行大规模绿化建设,并对生物防沙技术进行了长期研究,解决了这一世界难题。

6.首次环球大洋科考凯旋

1月22日,“大洋一号”科考船经过297天的航行,完成了中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各项任务。据国家海洋局介绍,这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活动,行程43230海里,20多家研究单位的100多名科研人员参加了这次考察。这次考察的三个预定目标已达到并有所突破。一是实现了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工作由单一的太平洋考察区域向三大洋的扩展,实现了由单一的多金属结构资源调查向多种资源综合调查的转变,拓展了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中的活动空间;二是对西、中太平洋海山区的富钴结壳、三大洋中脊上几个关键热液活动区的海底硫化物系统及其周边极端生命现象的考察均有新的发现,并首次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了大量宝贵的资料和样品;三是顺利完成了对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海装备的现场试验和验收。这次环球大洋科考,有力地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活动中的国际地位。

7.治疗性乙肝疫苗研究获重大进展

第三军医大学吴玉章教授研究小组研制的“治疗用乙型肝炎疫苗”顺利完成Ⅰ期临床研究,目前正在开展Ⅱ期临床研究。这是第一个进行临床试验的模拟抗原疫苗,我国拥有该疫苗的全部自主知识产权。“治疗用乙型肝炎疫苗”属于国家Ⅰ类新生物制品,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国际发明专利,该专利含76项权利要求、78项实施例,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单个医药产品专利权要求最多的专利。目前该疫苗的产业化工作正在顺利进行中。

复旦大学闻玉梅院士等与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合作开发的“治疗性乙肝疫苗(乙克)”,达到消除乙肝病毒的目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目前,Ⅱ期临床研究已经结束,准备启动Ⅲ期临床试验。

据WHO估计,全球乙肝病毒感染者约3.5亿。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占人口的10%,约1.3亿。据估计,我国每年在病毒性肝炎治疗方面的支出费用高达300亿至500亿元人民币。

8.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获关键性突破

11月18日清晨7时20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II)储存环成功实现束流积累,储存环和直线加速器工作稳定,束流性能良好,这意味着BEPCII第二阶段建设任务基本达到目标,是工程建设的重大里程碑。在这之前的9月19日,我国最大单体超导磁铁研制成功,北京谱仪Ⅲ超导磁铁励磁成功。目前,国际上只有欧美、日本能研制这种大型探测器单位超导磁铁。

2003年底,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圆满完成预定科学使命,国家批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对BEPC进行重大改造,即采用当前国际先进的双环交叉对撞技术对BEPC进行改造,并对大型探测器——北京谱仪进行全面改造。改造后的BEPCII将在世界同类型装置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将成为国际上最先进的双环对撞机之一。

9.实现两粒子复合系统量子态的隐形传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实现了两粒子复合系统量子态的隐形传输,并且第一次成功地实现了对六光子纠缠态的操纵。该研究成果的论文发表在《自然·物理》杂志上,并以封面形式报道,这是中国科学家的文章首次出现在该杂志封面。《自然》杂志《研究亮点》栏目对该工作进行了报道,称赞潘建伟等人的实验成果是“在大尺度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的长足进展”。该研究结果为各种实用化的量子信息研究开创了新起点,对容错量子计算、量子中继、普适量子纠错等重要研究方向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科学家指出,由于未知量子态不能被精确克隆,传输未知量子态似乎只能通过传输物质粒子加以实现,而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和干扰导致量子信息的传输极其困难。但量子态隐形传输借助量子纠缠可以巧妙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实现未知量子态的精确传输,在远距离量子通信中起着核心作用,也是实用化量子计算的必要组成部分。

10.“遥感卫星一号”发射成功

4月27日6时48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一号”送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升空的“遥感卫星一号”和用于发射卫星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中国科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参与研制。卫星质量为2700余公斤,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是三级液体运载火箭,在这次发射中首次采用了三级发动机二次点火技术,卫星也采取了一系列新技术。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89次飞行,也是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47次获得成功。“遥感卫星一号”的发射成功,实现了“2006中国航天年”的“开门红”。

原标题:两院院士评选“200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