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雅砻江锦屏水电站,乘车进入锦屏山隧洞中部,实地探访地下2400米深处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项目建设现场。项目施工近期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球最大的聚乙烯屏蔽舱建成,这标志着实验室舱体进入洁净实验室施工阶段。
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深藏于山体覆盖厚达2400米的“极深地下”,这里宇宙线通量只有地面的一亿分之一。由清华大学和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实验室一期于2010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实验厅容积约4000立方米,填补了我国深地实验室的空白,目前已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在较短时间内推动了我国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从无到有,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实验室二期工程(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简称“锦屏大设施”)于2020年12月正式开工,总容积约33万立方米,计划2024年建成投入使用,将建成具备极低氡气浓度、极低环境辐射、超低宇宙线通量、超洁净空间等优势的标准实验室。除暗物质研究外,还将同步开展中微子探测、深地医学和岩石力学等领域科学研究,也为国家提供土壤、海水气溶胶等辐射检测。
记者在实验室二期建设现场看到,百余名建设者正在加紧进行实验厅通风系统安装和洁净实验室施工。置身其中,四个实验大厅宛如四座地铁车站,大厅墙壁凹凸不平,表面被一层黄色的特殊材料覆盖,充满科幻感。在实验厅B——超纯材料中心,一边是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另一边是已入驻的上海交通大学PandaX实验项目组正在调试三期液氙暗物质探测器,为下一阶段“追寻”暗物质做准备。
深地对科研是优点,但对工程建设却是挑战。为了保证更高水平的前沿物理实验条件和实验精度,项目建设施工方通过研发“防水抑氡”关键工艺、严格选取低本底建造材料等措施,力争减小对洞室原极低辐射环境的影响。“这些工程措施对科学实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系列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屏蔽装置来实现更低的辐射本底要求,聚乙烯屏蔽舱建设就是保障建设最‘纯净’实验室的关键一环。”施工单位中建三局锦屏大设施Ⅱ标项目总工程师谭雷说。
据介绍,该聚乙烯屏蔽舱体长51.9米、宽9.78米、高7.9米,厚度均为1米,主要采用厚度为100毫米的高密度聚乙烯板无粘接铺装组成,总用量约为1850立方米、重1800多吨。要建造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建设者们面临诸多挑战。
为满足“无通缝”的实验要求,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和中建三局的项目团队开发了工程建设智能管理系统,通过BIM信息技术把舱体拆解为上万块,量身打造建设方案。为了找到符合低辐射要求的舱体搭建材料,项目团队先后奔赴全国8个省份,筛选了60多家供货商,才找到了一家稳定的货源,为屏蔽舱的建造提供保障。同时,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单位通力合作,不断攻关克难,采用力热耦合理论,进行热力学及蠕变研究、模型分析计算,形成了符合聚乙烯屏蔽舱的有效处理方案。
目前,实验室大厅“防水抑氡”、钢结构工程已完工,机电设备及管线正在搭建,实验室二期项目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不久的将来,作为前瞻引领型国家重大科技设施,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将持续助力我国基础科研实现突破创新,服务国家科技强国战略。(记者薛晨)
原标题:奋战地下2400米——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建设现场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