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德清:修缸补甏 传承非遗

修缸补甏,这门颇具年代感的技艺,随着时代的变迁,已很少出现在群众的视线中,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谷门村,村民姚云泉却执着守护着这门老手艺。

走进姚云泉家门口的这片竹林,缸、甏、壶、钵……几百只陶瓷生活容器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寻着“叮叮咣咣”的声响往里走,只见姚云泉弯着腰,专注地拿着自己手中的工具,不断敲敲打打。铁器碰撞陶器,奏响了一曲清脆悠扬的打击乐。

三十多年前,姚云泉修过自行车,做过匾匠,业余时间,他的爱好是收藏陶瓷生活容器。在兴趣的驱动下,他练出了一手修缸补甏的绝活。据他说,过去家家户户都用水缸、米缸、菜甏等陶制品用来储存水、大米和腌菜,因此修缸补甏这门技术活很受欢迎。“会了这门手艺之后,村里时常有人来找我修修补补,我心里也很开心。”姚云泉说。

“修缸补甏,这是门技术活,听力眼力都得好。”在姚云泉看来,补缸这个活除了需要力气,还需要技术,要做到“耳灵、眼尖、心细”,没有以年为单位的长时间积累,就很难做到真正上手。

现在,随着塑料和玻璃制品的普及,缸、甏等一些传统器皿逐渐在人们视野中消失。这门颇具年代感的手艺,已经消失在大众的生活中。“已没有年轻人愿意来当学徒,这门手艺怕是到我这一辈就结束了。”作为“修缸补甏”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的姚云泉笑着摇了摇头,表情里带着些许遗憾。

近日,姚云泉还在各部门的专业保护下,在新市古镇的西栅漾河面,安坐在修补的破水缸中进行漂划,成功实现“水面飘缸”表演。

姚云泉的兴趣不止于此。在他的家中,一件件富有年代特征的农耕器具整齐地摆放着,仿佛打开了时光隧道,不断唤醒内心深处的农耕记忆。“这些老物件,不仅仅是单纯的农耕物品,更多的是承载着一代人的印记。”姚云泉语气坚定。

六十多岁的姚云泉有个心愿:“我们可以借助这些器物作为载体,留存记忆,希望有个展示馆,让大家的乡愁软着陆,更能帮助大家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姚云泉希望,他能促进传统农耕文化的弘扬和发展,用自己的方式充实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原标题:浙江德清:修缸补甏 传承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