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市民可线上探秘“宅在家”的动物们

为丰富疫情防控期间市民居家生活,北京动物园、颐和园等多家市属公园和中国园林博物馆陆续推出了“线上游园”服务,开启“云游”模式,让市民足不出户即可在线听讲解、看展出。

春节假期以来,为避免人员集聚,北京动物园、中国园林博物馆1月24日起闭园闭馆,其余市属公园取消所有春节活动,关闭室内展览展厅、狭窄空间、冰雪活动等,包括颐和园排云殿佛香阁、天坛公园祈年殿等。

日前,北京动物园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推出“线上动物园”板块,将动物的日常生活制作成短片,配以图文,展示饲养员们消毒、训练、喂食、观察等工作,介绍动物相关的科普知识。北京动物园宣传科相关负责人介绍,闭园以来,园内动物饲养训练等各类工作仍在持续,“同事们就想到以这种线上的方式,一方面科普动物们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也展示了饲养员的幕后工作,让对动物感兴趣的市民可以在家‘游园’”。

北京动物园计划在闭园期间,每隔一天发布一期“线上动物园”,内容均以动物日常为主,通过图文、视频的方式展示动物和饲养员的日常。拍摄、剪辑工作均由园内工作人员完成。2月8日元宵节当天,首期推送了《黑麂们的小幸福》,介绍黑麂新家内的秘密,视频展示饲养员对黑麂开展行为训练。“效果不错,目前阅读量已经接近5000次。不少市民在后台留言说,能在家看看小动物、饲养员,还挺有意思的。”北京动物园宣传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恢复开园以后,“线上动物园”板块也会持续,做成一个长期的综合科普栏目。除了展示动物日常生活,也会介绍公园的历史文化、建筑特色等。

此外,颐和园也于近日推出了“线上颐和园”板块,包含赏风景、听讲解、看视频、集福卡、拍图片等功能,更突出互动性。市民进入“颐和园”微信公众号,选择“带你游”,点击看图导览,在地图上选择区域和景点,即可听语音讲解;选择“随你享”,则可在线看《皇家戏楼的声学奥秘》《榫卯结构留下的传奇》等科普视频。此外,还推出“颐和园·说”H5互动小游戏等,通过测评、答题、讨论等环节,学习历史知识、古建知识及遗产保护常识。

另外,中国园林博物馆推出了“园林线上课堂”,精选出30余个历年优秀展览,以VR虚拟展览和视频科普等形式,带领观众“回到展厅”,重温文物世界的精彩体验。市民可通过园博馆官网或微信服务号进入在线观展。

揭秘

没有游客的北京动物园到底什么样?

北京动物园自农历除夕14时开始全面闭园。半个多月过去了,没有游客的动物园什么样?动物们又生活得怎么样?因为当前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公园要求非饲养人员不得进入动物兽舍,北京青年报记者电话采访了北京动物园副园长张成林,了解动物防疫的最新情况。

“目前所有动物状态平稳,都在享受‘宅在家’的美好时光。”张成林笑着说,“虽然公园闭园了,但是饲养工作还在继续,而且标准只升不降,对于我们来说,只是没有了游客。”为防止把病菌传播给动物,北京动物园提高了消毒频次,确保动物防疫到位。“动物园消毒有两个标准:夏季每周消毒一次、冬季隔周消毒一次。在疫情防控时期,所有饲养班组均恢复到了夏季消毒标准,也就是每周都进行一次彻底消毒。”张成林介绍,工作人员对动物兽舍、食水用具、操作后台进行全方位的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同时加强了饲养人员的工作环境消毒。

兽医院里的兽医也一刻不松懈,加强了动物巡诊的频次,主管兽医到班组对每只动物的个体健康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做记录。“目前在马来貘、中美貘馆里,还有几只准备生产的‘孕妈’们。” 张成林说,兽医及饲养员也按计划对“孕妈”进行B超产检,“就和人类产检一样,通过B超检查可以看到胎儿在母体的发育情况,累积孕期数据。”

此外,动物园还加强了饲料卫生管理,严把食材货源地、加强运输环节消毒工作。“目前,北京动物园每天供应2000公斤左右饲料。采购员每日查看新发地市场行情,让供应商报货源情况,并严格管理配送、验收及制作过程。”张成林说,动物园还有一些库存储备饲料,如冷冻小白条鱼、虾、羊肉、干苜蓿等,能够满足动物半年的需求。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北京动物园除了增加消毒和巡诊频次,严把饲料质量,闭园期间动物的日常饲养管理全部正常进行,包括行为训练、行为观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