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科学人生·百年”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今年有1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迎来百年诞辰,其中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有我国相关基础科学领域的奠基者,有培养一代代科学人才的大师。

“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的自立自强奉献了毕生心血,是科学家精神的杰出践行者。”5月28日,在2023年“科学人生·百年”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中科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胡海岩院士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继承发扬老科学家的精神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祖国的科技事业。

陈能宽院士长期从事金属物理和材料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今年迎来百年诞辰。“陈院士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表率。当年,他响应祖国号召,毅然决然放弃美国优厚待遇,回国投身原子弹、氢弹研制。”胡海岩说。

1955年,陈能宽回国时,国外很多人表示不解:“这里条件这么好,你非走不可吗?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呀!”陈能宽却回答:“新中国是我的祖国,我不能不爱她。”

1960年,陈能宽接受了一项神秘任务,参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从此告别家人,在公众视野中“消失”。直到1986年,陈能宽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一荣誉时,人们才猛然发现,“消失”了25年的陈能宽回来了。

25年“隐姓埋名”,陈能宽在干成惊天动地事的同时,却常常在报奖时主动将荣誉让给一起攻关的年轻人。团队取得的发明创造和科技成果在报奖时,大家公认陈能宽应该排名第一,但他却“利用职权”把自己的名字勾掉,将荣誉让给一起攻关的年轻人。

郭可信院士今年也恰逢百年诞辰。与陈能宽一样,郭可信也有勾掉自己名字的“坏习惯”,他总是认真仔细修改学生的论文,小到标点与图释。郭可信的学生回忆:“当郭先生把改好的文章还给我时,我发现他把自己的名字划去了。”

15位迎来百年诞辰的院士,每一位都有精彩感人的故事。记者在启动仪式上观看了院士风采展以后,对王绶琯的故事印象深刻。王绶琯是我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被科学后辈们尊敬而亲切地称为“科学启明星”。

潜心治学之余,王绶琯高度重视科学教育与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1999年,在王绶琯的倡议下,钱学森、王大珩、周光召等61位著名科学家联合发起成立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大手牵小手”,探索我国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之路。

王绶琯把成立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看作是一项“科学教育”的前沿课题,并为此提前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其中包括把人才培养的重点对象定位为青少年。王绶琯始终希望自己也能为下一代人才培养出力,让更多优秀的“科学苗子”学而有道,共同参与到祖国的科学建设中来。

更可贵的是,王绶琯坚决反对把俱乐部活动与升学挂钩,他定下了这样的基调:“不能把俱乐部的活动当成考试竞赛的‘敲门砖’。”

据悉,2023年“科学人生·百年”主题宣传活动旨在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公众系统展示15位百年诞辰院士的院士语录、科学成就、科学精神和院士风采,传播院士们矢志报国的崇高理想、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的治学风范、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开幕式后,主办方将陆续在全国范围内的科研院所、高校、中小学校、展览馆、图书馆等地以多种方式展出院士风采展。(记者陆成宽)

原标题:2023年“科学人生·百年”主题宣传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