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

一、城市概况

聊城位于山东省西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总面积8715平方公里,总人口632万,辖8个县(市、区)、1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区和1个旅游度假区,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多张国家级名片。近年来,聊城市先后被列入中原经济区、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成为国家和省区域发展战略叠加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

1994年,批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城区北至东昌西路,南至湖南路、西至昌润路、东至柳园南路,面积11.25平方公里。

二、历史沿革与价值特色

(一)城市历史沿革

聊城地区历史悠久。唐虞3代(指唐尧、虞舜夏、商、周三代),聊城属兖州之域。

春秋时期,聊城属齐国。战国时期,聊城属齐国。

秦属东郡。汉朝聊城属兖州部东郡。东汉聊城仍属原州郡。

三国聊城属青州部平原郡。晋朝聊城属冀州部平原郡。南北朝时期仍承晋制。后魏聊城属济州部平原郡。齐周,聊城属平原郡。

隋朝,聊城属魏州武阳郡。唐朝,聊城属河北道博州博平郡。

宋初,聊城属河北东路博州博平郡。辽、金承宋制,聊城、属山东西路东平郡博州。

元代,聊城属东昌路总管府。

明代,聊城属东昌府。清代沿用明制。清末,聊城属东昌府。

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80年间,域境建置无大变化。

民国三年,东临道驻聊城。民国十四年,为东昌道。

1936年设聊城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抗日战争爆发,共产党领导下的县、专区抗日民主政权逐步建立。1939年,鲁西北行政委员会成立。1940年,成立鲁西北行政主任公署。1941年,成立新的冀鲁豫行署。1945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北方局,建立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个中央分局,同时恢复冀鲁豫、冀南两区行署。

1949年,聊城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属平原省。

1952年平原省撤销,聊城专署改属山东省。1956年设聊城专区。

1967聊城专员公署更名为聊城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7月,聊城地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聊城地区行政公署。

1998年3月,聊城地区行政公署更名为聊城市人民政府。

(二)历史文化价值

1、华夏史前文明在黄河中下游流域重要文化遗迹集中分布地区。

2、商贸、交通文化交相辉映的运河文明传承地。

3、籓篱两京、多次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军事要冲。

4、中国明代经济移民背景下的华北平原农业大发展代表地。

5、辐射三省的中西宗教文化汇集、繁荣之所。

6、包容多重文化的仁厚宽和的人文精神。

(三)名城格局特色

聊城名城格局特色为“城、市、河、湖”。“城”为古城区,是军事重镇和按照礼制建城的范本;“市”是位于古城和京杭大运河之间、以东关街为主要通道、具有鱼骨架肌理的传统商业地区;“河”为京杭大运河,历史上是影响聊城兴衰的重要水陆交通要道;“湖”是指东昌湖,系历史上的古城护城河水系不断挖掘而成,是古城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三、历史文化遗产概况

聊城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3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77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4项,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74项。

由运河商贸文化体系、黄河农耕文化体系、历史陆路交通体系和自然生态景观体系四大体系,共同构成影响聊城历史总体格局和历史环境形成的四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