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

一、城市概况

长汀,古称“汀州”,地处福建省西南部,武夷山南麓,南与广东近邻,西与江西接壤,是闽、赣两省的边陲要冲,县域面积3098.9k㎡。汉代置县,唐开元二十四年建汀州,成为福建五大州之一。自盛唐到清末,长汀是闽西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均为州、郡、路、府的治所。汀州为福建省八闽之一,是客家人聚居地具有代表性城市之一,被誉为客家首府、中国革命圣地之一和著名的唐宋古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烹饪协会颂布的中国客家菜之乡、福建美食名城,海峡西岸经济区西部名城。长汀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与湖南凤凰一起被国际友人路易·艾黎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山城之一”。 2012年获“中国十大最具人文底蕴古城古镇”称号。2018年3月成为第一批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验收城市。

二、历史沿革

考古学证明,三、四千年前新石器时代,长汀地方就有古越族人在此繁衍生息。长汀从唐代置县后,历经千年到民国时期,其县城一直是州、郡、路、府、行署的治所,是闽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据《永乐大典》、《读史方舆纪要》、《汀州府志》、《临汀志》及《长汀县志》记载,参阅《客家源流新探》、《客家之光》等客家文化丛书,长汀的建置概略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州府建立前期、州府建置时期和县级改置时期。

州府建立前期  长汀是新石器文化发祥地之一,据考古发现,全县有200多处新石器遗址,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长汀最早的先民是以蛇为图腾的古越族人,周时属七闽部落;春秋末,越王勾践王族入闽,与七闽土著发生融合,形成了闽越部落,即闽越族;秦时,属闽中郡;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属闽越地;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取闽粤,三年(公元前108年),属南郡;三国时期(公元220年-280年),吴属建安郡;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分建安郡立晋安郡,领八县,其中的新罗县及古代汀州及龙岩地区。晋新罗县设在长汀的草坪一带(古称东坊口大丘头);南朝刘宋泰始四年(公元468年),新罗等三县隶属于晋平郡,不久又恢复为晋安郡;南朝陈永定初(公元557年)隶闽州(闽州先后易名为豊州、泉州、福州)。

州府建置时期  据《临汀志》记载:“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始开福、抚二州山洞置汀州”,自此汀州成为福建五大州之一,领辖长汀、黄连、新罗三县,并于九龙水源长汀村置长汀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汀州为临汀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名汀州。时县治已附于州廓。唐大历四年(公元796年),汀州县治随迁至州治“二百步”左右的地方,卧龙山之阳,地名白石村(即三元阁,古镇南门到宝珠门一带)新址,即今县治所在,新罗故城从此废弃。汀州建成后长汀遂成为州、郡、路、府治所,是闽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五代十国时,长汀属闽(王审知),南唐保大三年(公元945年)归南唐。北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隶福建路。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南唐亡,县归入宋版图。雍熙二年(公元985年),长汀县属福建路。福建路行政区划有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邵武、兴化两军。南宋时设一府、五州、二军,皆为同级行政区划,故福建称“八闽”。元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改汀州为汀州路,长汀县属福建行中书省。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福建全省八路改为福州、建宁、延平、泉州、漳州、汀州八府,汀州路改为汀州府。二年(公元1399年),置福建行中书省,长汀属福建行中书省。清代沿用明代制度。长汀县始终为汀州、郡、路、府属县。

县级改置时期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建置长汀县属汀漳道,隶属于福建省。民国八年(1919年),闽军与护法军协议,长汀县属护法区。民国十四年(1925年),复隶福建省。

1929年3月,红军入长汀,建长汀县革命委员会,为闽西、赣南第一个红色县级政权,改用公元纪年。长汀成为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福建省的政治、军事中心。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11月,红军进行战略转移,撤离中央苏区。长汀复由国民政府统辖,改用民国纪年,仍称长汀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长汀县。1949年10月18日,成立长汀县人民政府。1951年至今,隶属龙岩市。

三、历史文化价值和地方特色

1.历史文化——“千年州府,闽西重镇”

长汀地处闽赣边陲要冲,是福建省新石器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唐至清代作为州、郡、路、府的治所已逾千年,承担闽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职能,形成众多古文化遗址、名人遗迹和古文诗词。1994年成为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是福建省四座名城中唯一的县级名城。汀州城墙作为州府城墙遗迹,正在加入“中国明清城墙”系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客家文化——“客家首府,文化源地”

客家民系孕育自赣南,成熟于闽西,扩展至粤东。西晋末年(公元313年前后)、唐代末年(公元904年前后)和北宋末年(公元1126年前后),客家先民为躲避战乱、灾荒,纷纷南迁,汀江流域因自然环境优越被选为落脚的第一站。长汀被公认为客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福建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有世界“客家首府”之称。汀江被称为客家母亲河。长汀客家文化遗产类型丰富,包括世外桃源般的客家山寨与古村落,古朴的客家历史建筑与历史环境要素;闽西客家十番音乐、长汀公嫲吹等传统曲艺,刻纸龙灯、雕版印刷、玉扣纸等传统工艺美术;闽西客家元宵节庆与春耕习俗以及客家美食与客家酿酒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3.红色文化——“红色小上海,长征出发地”

长汀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汀为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城市,被誉为“红色小上海”,为红色首都瑞金的经济后盾,又是福建省委、省苏维埃、省军区的所在地。汀州市是当时中央苏区首座也是唯一设市建制城市,还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四个出发地之一。

4.生态文化——“最美山城、水保典范”

福建长汀与湖南凤凰并称为“中国最美丽的两个山城”。其城池选址与格局遵循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汀州古城坐落龙穴,背倚龙脉卧龙山,九条山脊汇入城池,呈“九龙入城”之势;面朝“案山”南屏山,左靠“青龙”拜相山,城边汀江、西河曲折流过,呈山环水抱之势,形成“三山两水一轴三圈”的山川形胜,城内有山、山中有城。古城墙呈“佛挂珠”形态,以汀州试院为中心的环形放射状路网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和礼制秩序的重要反映。长汀拥有汀江、金沙河、西河等河流。旧有汀州八景,分别是龙山白云(卧龙山),云镶风月(云骧阁),霹雳丹灶(中医院),拜相青山(方方公园),朝斗烟霞(朝斗岩),宝珠晴岚(宝珠楼),苍玉古洞(苍玉洞),通济瀑泉(通济岩)。

四、重要文物和历史建筑

长汀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98处113个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4个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8个点,如表5所示。从空间分布上看位于历史城区55个点,县城6个点,县域52个点。

长汀共有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69个点,其中古建筑579座、古墓葬13处、古遗址102处、石窟寺及石刻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4座。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汀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但有级别的并不多,其中包括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汀公嫲吹、闽西客家十番音乐与闽西客家元宵节庆;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汀童坊镇彭坊刻纸龙灯(灯彩)与闽西客家春耕习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分别是“升平百壶宴”、“三洲玻璃子灯”、“三洲长锣鼓”、“长汀客家菜”、“河田玻璃子灯”、“汀州觋戏”、“长汀客家九连环”、“汀州客家酿酒技艺”、“汀州客家严婆信俗”;10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童坊闹春田”、“四都‘打菩萨’”、“汀州唱古文”、“汀州伏虎禅师信仰民俗”、“汀州客家古乐”、“汀州玉扣纸制作技艺”、“汀州客家蛤瑚侯王信俗”、“汀州豆腐(干)制作技艺”、“长汀手工米粉制作工艺”、“长汀县涂坊镇‘涂坊迎花灯’”;此外还包括部分民俗,包括新桥二月初五、古城二月初一花朝、馆前三月三、河田正月十六灯会、涂坊正月十三灯会、童坊闹春田等。

六、历史文化街区

长汀历史城区共有4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店头街历史文化街区、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水东街历史文化街区)与汀州试院历史风貌区。此外县域乡村还有13个具有一定历史风貌的地段。包括南大街、店头街、东大街、水东街4个历史文化街区及其建设控制地带。

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北起兆征路红线,南至西河,东到汀州医院,西至正义巷、水门巷,面积12.68公顷。建筑控制地带南至西河、惠吉巷,东临肖屋塘路、汀州医院、中心巷,西与水门巷接壤、北以兆征路为界,面积为13.24公顷。

店头街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北起店头街北入口、三官巷,南至惠吉门,东以汀江为界,西至汀州医院,面积11.36公顷。建筑控制地带南至惠吉门、惠吉巷,西接肖屋塘、汀州医院、中心巷,北以兆征路为界,东临汀江,面积为8.89公顷。

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北起毛泽东休养所、东城墙路,南至兆征路北,东以汀江为界,西至横岗岭,面积约19.46公顷。建筑控制地带北起卧龙山脚线、闽赣商业城南侧小道、环北路,东临汀江,南至兆征路,西以横岗岭路为界,面积为8.85公顷。

水东街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北起环中路,南至司前街,东以金沙河为界,西至汀江,面积约14.48公顷。建筑控制地带北起环中路、汀江巷,东临金沙河,南至司前街,西临汀江,面积为4.61公顷。